首頁 > 學術論文

逆微乳液研制六鋁酸鹽催化劑對甲烷催化燃燒性能研究

來源:論文學術網(wǎng)
時間:2024-08-18 21:17:50
熱度:

逆微乳液研制六鋁酸鹽催化劑對甲烷催化燃燒性能研究【摘要】:本文采用可控共沉淀法以NH_4HCO_3和NH_4OH組成的緩沖溶液作為沉淀劑及逆微乳液為媒介合成六鋁酸鹽及其金屬取代系列

【摘要】: 本文采用可控共沉淀法以NH_4HCO_3和NH_4OH組成的緩沖溶液作為沉淀劑及逆微乳液為媒介合成六鋁酸鹽及其金屬取代系列甲烷燃燒催化劑。首先研制了由表面活性劑,助劑,油相和水相四組分逆微乳液擬三元體系相圖,分別選擇陽離子型表面活性劑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CTAB)和陰離子型表面活性劑十二烷基磺酸鈉(SDS)為活性劑,脂肪醇為助劑,正辛烷為油相和水相[或Al(NO_3)_3溶液]。研究了助劑脂肪醇鏈長、表面活性劑與助劑相對量和鹽濃度對微乳液體系形成和穩(wěn)定性影響,并以電導率隨水含量變化的規(guī)律很好地印證了微乳液體系的相行為。選取相圖中穩(wěn)定微乳區(qū)合成了具有高溫穩(wěn)定性的甲烷催化燃燒催化劑六鋁酸鑭。用BET、TG-DTA和XRD表征了催化劑的物性和結構,并在微型固定床反應器中考察了對甲烷燃燒的催化活性。結果表明,采用NH_4HCO_3和NH_4OH緩沖溶液作為沉淀劑及利用逆微乳液作為反應介質均能使催化劑前驅體分散更充分,沉淀更均勻,可合成化學均一的六鋁酸鹽,有效地降低六鋁酸鹽晶相形成的溫度。逆微乳液法更具有優(yōu)勢,其成晶溫度僅為950℃。Fe取代的六鋁酸鹽具有較好高溫催化活性和熱穩(wěn)定性,而Mn取代的同晶體則具有較好的低溫催化活性,F(xiàn)e和Mn離子同時對Al~(3+)進行取代時,由于兩者之間存在的協(xié)同效應明顯提高了催化劑的催化活性和比表面,T_(10)僅為475℃,T_(90)為660℃。 【關鍵詞】:甲烷催化燃燒 六鋁酸鹽催化劑 稀土 逆微乳液 相圖
【學位授予單位】:北京化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7
【分類號】:O643.36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引言10-23
  • 1.1 背景意義10
  • 1.2 催化燃燒方法概況10-11
  • 1.3 甲烷催化燃燒反應機理11
  • 1.4 甲烷催化燃燒催化劑研究進展11-17
  • 1.4.1 負載型貴金屬催化劑12
  • 1.4.2 鈣鈦礦金屬氧化物催化劑12-13
  • 1.4.3 六鋁酸鹽及其同晶取代物催化劑13-16
  • 1.4.4 六鋁酸鹽的合成研究16-17
  • 1.5 微乳液簡介17-22
  • 1.5.1 反相微乳液的組成、結構及其特征參數(shù)17-18
  • 1.5.2 反相微乳液法制備納米微粒的類型和機理18-19
  • 1.5.3 反相微乳液中制備納米粒子的反應過程19-20
  • 1.5.4 影響反相微乳液制備納米粒子的因素20-22
  • 1.6 論文工作設計22-23
  • 第二章 可控共沉淀法研制六鋁酸鹽甲烷燃燒催化劑23-34
  • 2.1 催化劑的制備23-24
  • 2.2 催化劑表征方法24-25
  • 2.2.1 粉末X射線衍射(XRD)24
  • 2.2.2 比表面積的測試24
  • 2.2.3 程序升溫還原(H_2-TPR)24
  • 2.2.4 差熱-熱重分析法(TG-TDA)24
  • 2.2.5 激光粒度散射24
  • 2.2.6 電導率的測定24
  • 2.2.7 掃瞄電子顯微鏡(SEM)觀察24-25
  • 2.2.8 透射電鏡(TEM)25
  • 2.2.9 X射線光電子能譜分析(XPS)25
  • 2.2.10 催化劑甲烷催化燃燒活性的評價25
  • 2.3 結果與討論25-33
  • 2.3.1 催化劑前驅體的熱重-差熱分析25-26
  • 2.3.2 焙燒溫度對催化劑結構的影響26-27
  • 2.3.3 金屬離子取代對六鋁酸鑭催化劑結構影響27-28
  • 2.3.4 焙燒溫度及金屬取代對催化劑燃燒活性影響28-31
  • 2.3.5 六鋁酸鑭的程序升溫還原31-33
  • 2.4 小結33-34
  • 第三章 CTAB逆微乳液體系研制六鋁酸鹽甲烷燃燒催化劑34-59
  • 3.1 擬三元體系相圖的繪制34
  • 3.2 微乳液體系形成和穩(wěn)定性的影響因素34-38
  • 3.2.1 表面活性助劑脂肪醇碳鏈長的影響34-35
  • 3.2.2 表面活性助劑含量的影響35-36
  • 3.2.3 溫度的影響36-37
  • 3.2.4 鹽濃度的影響37-38
  • 3.3 擬三元逆微乳液體系的電導和相行為研究38-39
  • 3.4 逆微乳液法研制六鋁酸鑭催化劑39-55
  • 3.4.1 催化劑制備39
  • 3.4.2 微乳液體系中水含量對催化劑性能的影響39-40
  • 3.4.3 熱重-差熱分析40-41
  • 3.4.4 焙燒溫度對催化劑結構性能的影響41-44
  • 3.4.5 取代離子對催化劑結構性能的影響44-50
  • 3.4.6 催化劑的表面分析50-53
  • 3.4.7 六鋁酸鑭形貌分析53-54
  • 3.4.8 六鋁酸鑭透射電鏡分析54-55
  • 3.5 逆微乳液法研制六鋁酸鋇催化劑55-57
  • 3.5.1 Fe、Mn離子取代對催化劑結構的影響55-56
  • 3.5.2 Fe、Mn離子取代對催化劑甲烷燃燒活性的影響56-57
  • 3.5.3 六鋁酸鋇形貌分析57
  • 3.6 小結57-59
  • 第四章 SDS逆微乳液體系研制六鋁酸鹽甲烷燃燒催化劑59-67
  • 4.1 擬三元體系相圖的繪制59
  • 4.2 微乳液體系形成和穩(wěn)定性的影響因素59-62
  • 4.2.1 不同油相對微乳體系的影響59-60
  • 4.2.2 表面活性助劑脂肪醇碳鏈長的影響60-61
  • 4.2.3 表面活性助劑含量的影響61
  • 4.2.4 鹽濃度的影響61-62
  • 4.3 擬三元逆微乳液體系的電導和相行為研究62-63
  • 4.4 催化劑制備63-64
  • 4.5 逆微乳液法研制六鋁酸鑭催化劑64-66
  • 4.6 小結66-67
  • 第五章 結論67-69
  • 參考文獻69-73
  • 研究成果及發(fā)表的學術論文73-74
  • 致謝74-75
  • 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答辯委員會決議書75-76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學術論文文獻來了解更多相關內(nèi)容

金屬摻雜的鑭錳六鋁酸鹽催化還原NO    馮英;宋永吉;任曉光;李翠清;王虹;

CO_2重整甲烷制合成氣催化劑六鋁酸鹽LaNi_yAl_(12-y)O_(19-δ)的研究    徐占林,畢穎麗,甄開吉

反膠團或微乳液法制備超細顆粒的研究進展    王篤金,吳謹光

微乳液的結構及其在制備超細顆粒中的應用    施利毅,華彬,張劍平

基于相圖法的W/O型微乳液體系穩(wěn)定性分析    潘海敏;楊伯倫;李萌萌;李國智;賀擁軍;

酸、堿、鹽對陽離子表面活性劑微乳液的影響    翁建新;曹學功;

氣相法合成納米顆粒的制備技術進展    孫志剛,胡黎明

微乳反膠團體系在納米超微顆粒制備中的應用    邵慶輝,古國榜,章莉娟

反膠團微乳液制備納米粒子的研究進展    楊光成,丁建東,宋洪昌

反膠團或微乳液法制備超細顆粒的研究進展    王篤金,吳瑾光,徐光憲

納米微粒的微乳液制備法    沈興海,高宏成

高溫催化材料制備方法及其在甲烷催化燃燒中應用的研究    徐金光

微乳液法制備納米材料    張萍,周大利,劉恒

微波輻照下聚苯乙烯/銀核殼復合粒子的制備    吳正翠,邵明望,孫益民

5%精喹禾靈微乳劑的研究和開發(fā)    林昌志

三氟氯氰菊酯微乳體系的熱力學穩(wěn)定性研究    夏茹;黃建炎;何金華;

適用于痕量鋅離子遷移的微乳液的制備及遷移條件    周文杰;

微乳形成與應用研究進展    王李節(jié);周藝峰;聶王焰;

適用于痕量鈷離子遷移的吐溫80微乳的制備及遷移條件    周文杰;

溴代十六烷基吡啶微乳液體系的電導行為研究    張園園;柳守忠;徐明利;羅時忠;

多重乳液法制備空腔狀納米二氧化鈦    蔣利民;胡文斌;張翠成;陳春年;

25%毒·高氯微乳劑研究    張發(fā)亮;馮世龍;

以偏鈦酸為原料制備納米二氧化鈦    郭瓊;肖高;施亦東;陳衍夏;金圣姬;李婷;

破解中國嬰兒腎結石病因與嬰兒奶粉關系的譯碼及孩子腎結石病機理分析    酈韜珉;

微乳液模板法制備無機/有機納米復合微粒    成國祥;章家泉;唐懿;沈鋒;姚康德;

納米ZnO紫外屏蔽劑的制備及其性能評價    劉亞津;梁小平;李萬燈;蔣強;

軟模法制備無機空心球    甘治平;官建國;

脫水鋁系污泥吸附去除水溶液中磷的研究    胡靜;吳樹彪;董仁杰;

金銀納米顆粒的制備和表征及其摻雜玻璃三階非線性研究進展    洪俊;聶秋華;王公平;徐鍵;戴世勛;

β-Al_2O_3型高溫熱穩(wěn)定材料及其制備法    陳篤慧;楊樂夫;毛通雙;蔡俊修;

水熱法制備納米鎳鐵氧體    雷霆;羅鳳蘭;唐光明;薄新維;

鈣鈦礦型LMC64/A催化劑的乙酸乙酯催化燃燒穩(wěn)定性研究    趙世芳;楊玉霞;孫鯤鵬;徐賢倫;

海洋優(yōu)勢菌種附著腐蝕Fe_3Al及其復合材料界面與機理研究    常雪婷

摻雜型ZnS納米粒子的制備及表面修飾對其發(fā)光性質的影響    曲華

煤層注水抑制瓦斯解吸效應實驗研究與應用    肖知國

噴霧藥液在靶標植株上的沉積與潤濕研究    陸軍

晶相可控納米TiO_2微球的制備、表征及其金屬改性研究    童天中

金屬氧化物納米材料的液相合成研究    宋運濤

漿膜動態(tài)性能研究及其在蒙脫土摻雜漿料改性效果評價中的應用    張志奮

納米磺酸鈣鎂復合清凈劑的合成、性能與機理研究    梁生榮

固體推進劑用無機納米材料的合成及催化性能的研究    高燁

兩性增溶劑CHAPS聚集性質及其與Triton X-100相互作用的NMR研究    秦顯國

陽泉無煙煤對CH_4、CO_2吸附特性研究    任子陽

苯乙烯—異戊二烯(或丁二烯)嵌段共聚物表面結構的形成及其影響因素    趙玉榮

D5反膠束體系的制備及其在活性染料染色中的應用    萬偉

五種新型杯[4]芳烴衍生物的合成、表征及在電分析中的應用研究    王成斌

稀土共發(fā)光反應的研究及其納米材料的相轉移法制備    灑盼盼

二價陽離子對陰離子表面活性劑與鋁鹽混凝的影響    楊飛飛

陽離子表面活性劑和重油復合體系在海洋沉積物上的吸附行為    鄭翠英

改性聚酰胺—胺的合成及破乳性能的研究    遲瑞娟

水平刻槽管壁面升膜蒸發(fā)傳熱傳質耦合研究    王桂榮

食品微乳液制備及其在面制品中的應用    程娟

六鋁酸鹽LaMAl_(11)O_(19-δ)催化CO_2重整甲烷制合成氣    徐占林,崔湘浩,甄明,畢穎麗,甄開吉

六鋁酸鹽作涂層的蜂窩陶瓷型La_(0.8)Sr_(0.2)MnO_3催化劑熱穩(wěn)定性    官芳;盧晗鋒;黃海鳳;劉華彥;張澤凱;陳銀飛;

Mn、Fe取代六鋁酸鹽的結構和甲烷催化燃燒性能    馬麗景;王林宏;李殿卿;宋永吉;

LaCu_xZn_(1-x)Al_(11)O_(19-δ)六鋁酸鹽催化劑分解N_2O的催化性能    董留濤;宋永吉;李翠清;王虹;李敏;王軍利;

不同方法制備LaCu_(0.8)Zn_(0.2)Al_(11)O_(19-δ)催化劑及其催化分解N_2O活性研究    宋永吉;董留濤;李翠清;王虹;任曉光;

蜂窩狀金屬絲網(wǎng)催化劑的制備及其貧燃條件下選擇催化還原NO_x的研究    孫紅

稀釋法求微乳液體系的結構參數(shù)    沈興海,王文清,高宏成

分子有序組合體的內(nèi)聚能理論及其應用(二)內(nèi)聚能理論    郭榮,李干佐,劉木辛

CO_2重整甲烷制合成氣催化劑六鋁酸鹽LaNi_yAl_(12-y)O_(19-δ)的研究    徐占林,畢穎麗,甄開吉

超臨界干燥方法對甲烷燃燒催化劑LaMnAl_(11)O_(19)結構及活性的影響    徐金光,田志堅,王軍威,徐云鵬,徐竹生,林勵吾

鈣鈦礦型復合氧化物Ca_xSr_(1-x)TiO_3催化劑上的甲烷氧化偶聯(lián)反應    蔚新運,徐奕德,黃家生,劉炳燦

CO_2在受主摻雜CaTiO_3體系甲烷氧化偶聯(lián)反應中的作用    于春英,李文釗,齊愛華

Li-La-Mn-O鈣鈦礦型甲烷氧化偶聯(lián)催化劑的研制    趙靜,王大祥,李永丹

負載型鎳金屬催化劑上甲烷與二氧化碳重整制合成氣    路勇,余長春,丁雪加,沈師孔,鄧存,福建寧德師專化學系

乙烷在鈦酸鹽復合氧化物上的氧化脫氫Ⅰ.鋰摻雜對催化性能的影響    陳銅,李文釗,于春英,季亞英

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制合成氣的鎳基催化劑性能 Ⅱ.堿性助劑的作用    許崢,李玉敏,張繼炎,張鎏,何菲

Ce_(1-x)Eu_xO_y固溶體的制備及甲烷燃燒催化性能研究    劉成文;羅來濤;趙旭;

共沉淀-超臨界干燥法制備La_2Co_xSn_(2-x)O_7燒綠石及其甲烷燃燒性能    孫德印;楊帆;蔣政;張涯遠;謝華;王輝;李???

CeO_2摻雜的PdO纖維催化劑的甲烷催化燃燒活性研究    張建霞;何洪;戴洪興;訾學紅;

逆微乳液法合成六鋁酸鹽甲烷燃燒催化劑    王良士;白守禮;崔梅生;石冰潔;李殿卿;龍志奇;陳靄璠;

甲烷催化燃燒的新型載體    陳敏;王月娟;李君;鄭小明;

用5-Br-PADAP分光光度測定釔組稀土的研究    王獻科

中國稀土科技文獻索引(1990)    

稀土化合物HoAl_(2.8)Si_(0.2)晶體結構測定    李均欽,曾令民,莊應烘

稀土在鑄鋼軋輥中的應用    蘆大松,劉本華

稀土可望治療愛滋病和癌癥    王學正

負載型LaFeAl_(11)O_(19-δ)催化劑的甲烷催化燃燒性能研究    包莫日根高娃;胡瑞生;龍澤榮;白雅琴;

稀土Gd摻雜對金屬氧化物涂層(SnO_2/Ti)電極電催化性能的影響    王靜;馮玉杰;劉正乾;

第五屆國際稀土學術會議第一輪通知    

稀土對低鉻鐵素體不銹鋼組織與力學性能的影響    孫勝英;袁書強;周根樹;柴東朗;

我國稀土產(chǎn)業(yè)的現(xiàn)狀及其今后發(fā)展方向的思考    劉金寶;林靜;

稀土的“hormesis效應”與農(nóng)業(yè)生態(tài)環(huán)境潛在效應    陳祖義;

簿層樹脂相吸光光度法測定高純稀土中硅的研究    閆永勝;黃衛(wèi)紅;陸曉華;

LaX_3-L-H_2O三元體系(30℃;X~-=NO_3~-,Cl~-;L=OCBAAP,PCBAAP)的相平衡研究    梁宏斌;王文林;李淑君;唐宗薰;

稀土/納米TiO_2的表面電子結構    梁金生;金宗哲;王靜;

Tb在多晶Ni-Mn-Ga合金中的存在行為及對磁性能的影響    趙增祺;熊瑋;吳雙霞;劉國征;黃繼民;王新林;

“稀土大國”緣何與“稀土強國”擦肩?    張逸遠

徐光憲:造就中國稀土傳奇    舒亞 聲文 小勇

“萃取”一生“稀土”情    孟蘭英

造就稀土“中國傳奇”    本報記者 楊晨光

西方為何懼怕中國限制稀土出口?    邱林

世界狂挖中國稀土:草原的災難    本報記者 譚娜

中國禁止稀土出口將會如何?    大河

江西稀土,力爭國際話語權    本報記者 李晚成

科技轉化率將國內(nèi)稀土應用“降級”    本報見習記者 孫萌萌 陳凱 十一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共青團上海市委副書記

江西稀土:力爭國際話語權    李晚成

稀土氧化物催化甲烷催化燃燒反應的研究    溫存

大比表面鈣鈦礦型復合氧化物催化劑的合成及甲烷催化燃燒性能的研究    吳躍輝

稀土對提高電鍍金剛石鉆頭性能的研究    潘秉鎖

稀土變形鎂合金組織性能及加工工藝研究    余琨

外源性稀土對水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影響研究    胡勤海

鈦合金表面激光合成與熔覆稀土生物陶瓷復合涂層的研究    王勇

高溫催化材料制備方法及其在甲烷催化燃燒中應用的研究    徐金光

稀土/高分子復合材料制備及其亞微觀結構與發(fā)光、射線屏蔽及磁性能的關系研究    劉力

負載金屬催化劑結構與尺度控制及其表征    王周君

稀土納/微米顆粒的包覆技術與性能研究    劉桂霞

逆微乳液研制六鋁酸鹽催化劑對甲烷催化燃燒性能研究    王良士

單、雙層鈣鈦礦型催化劑的制備及化學與物理性能比較    楊忠蘋

La-B-Sn-O(B=Mn、Fe、Co、Ni、Cu)系列復合氧化物催化劑的制備及表征    戴瑩瑩

稀土元素對高等水生植物重金屬毒害的緩解效應    張小蘭

稀土對硬質合金結構和性能影響規(guī)律的研究    尹飛

稀土與重金屬及其交互作用對水生植物的影響    馬廣岳

稀土元素鑭對逆境脅迫下水稻幼苗生長的影響研究    張杰

千層塔依存環(huán)境與石杉堿甲積累量季節(jié)變化關系的研究    趙曉丹

含稀土Bi_2Te_3基熱電材料的研究    李紅星

小白鼠稀土代謝動力學的研究    呂景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