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學術論文

二吡咯甲烷類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催化應用

來源:論文學術網(wǎng)
時間:2024-08-18 21:08:59
熱度:

二吡咯甲烷類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催化應用【摘要】:二吡咯甲烷類化合物在合成化學中有著重要的應用,是合成卟啉及其衍生物以及結構相類似的化合物的重要前體。苯二酚是重要的工業(yè)原料,目前我國的

【摘要】:二吡咯甲烷類化合物在合成化學中有著重要的應用,是合成卟啉及其衍生物以及結構相類似的化合物的重要前體。苯二酚是重要的工業(yè)原料,目前我國的苯二酚還不能自給自足,苯酚液相羥化制取苯二酚催化劑的開發(fā)是目前國內重點的研究課題。 本文確定了二吡咯甲烷類化合物的合成新方法,并優(yōu)化了工藝條件;探索了該類化合物與過渡金屬形成的配合物用作苯酚液相羥化制取苯酚催化劑的催化活性。 通過對催化羰基化合物與吡咯反應生成二吡咯甲烷類化合物催化劑的篩選和反應工藝條件的優(yōu)化,確定了水相合成二吡咯甲烷類化合物的新工藝。將合成的具有典型結構的5-(4-硝基)苯基二吡咯甲烷分別與金屬Cu、Ni、Fe、Co進行配位,制備了四種過渡金屬配位催化劑,驗證了它們具有良好的催化苯酚羥化的活性,篩選出了效果最好的催化劑,并對苯酚液相反應的實驗條件進行了優(yōu)化。 確定了合成二吡咯甲烷類化合物的最佳工藝條件為:催化劑為磷鎢酸,羰基化合物與吡咯的摩爾比為1:6,反應時間為48h,反應溫度為25℃,惰性氣體氛圍下進行反應,產(chǎn)物收率最高達到97%,粗產(chǎn)物純度大于99%。 制取的5-(4-硝基)苯基二吡咯甲烷與Cu的配合物活性最高。苯酚液相羥化反應的最佳工藝條件為:催化劑用量為0.05g,苯酚濃度為1.0mol/L,雙氧水1.8mL,反應溫度60℃,反應時間為4h。在最佳優(yōu)化條件下,苯酚的轉化率達到63.53%,苯二酚的選擇性為100%,鄰對比為1:1。 【關鍵詞】:羰基化合物 吡咯 磷鎢酸 水相 二吡咯甲烷 苯酚羥化
【學位授予單位】:長春工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TQ251.3
【目錄】:
  • 摘要2-3
  • Abstract3-6
  • 第一章 文獻綜述6-26
  • 1.1 二吡咯甲烷類化合物簡介6
  • 1.2 二吡咯甲烷類化合物合成方法簡介6-9
  • 1.3 二吡咯甲烷類化合物應用簡介9-11
  • 1.4 鄰苯二酚、對苯二酚簡介11-13
  • 1.5 鄰、對苯二酚的合成方法簡介13-18
  • 1.5.1 天然物質高溫處理法13
  • 1.5.2 鄰氯苯酚水解法13
  • 1.5.3 環(huán)已酮法13-14
  • 1.5.4 苯胺氧化法14
  • 1.5.5 苯酚直接氧化法14-18
  • 1.6 國內生產(chǎn)現(xiàn)狀18
  • 1.7 苯酚羥化的催化劑簡介18-23
  • 1.7.1 TS型分子篩類18-19
  • 1.7.2 有序介孔材料類19
  • 1.7.3 納米粒子類19-20
  • 1.7.4 海藻酸配合物類20-22
  • 1.7.5 過渡金屬配合物類催化劑22-23
  • 1.8 論文的選題和意義23-24
  • 1.9 本課題的研究思路和實驗方案24-26
  • 1.9.1 本課題的研究思路24
  • 1.9.2 本課題的實驗方案24-26
  • 第二章 實驗部分26-30
  • 2.1 儀器和試劑26-27
  • 2.1.1 實驗裝置和設備26
  • 2.1.2 實驗試劑26-27
  • 2.2 二吡咯甲烷類化合物的合成27-28
  • 2.3 二吡咯甲烷過渡金屬配合物的合成28-29
  • 2.4 苯酚羥基化反應29
  • 2.5 產(chǎn)物的分析與檢測29-30
  • 第三章 結果與討論30-44
  • 3.1 合成二吡咯甲烷類化合物反應機理的推測30-31
  • 3.2 二吡咯甲烷類化合物的合成結果與討論31-36
  • 3.2.1 催化劑的種類31-32
  • 3.2.2 對硝基苯甲醛與吡咯比例32
  • 3.2.3 反應物加入順序32-33
  • 3.2.4 反應時間33
  • 3.2.5 催化劑用量33-34
  • 3.2.6 反應物濃度34-35
  • 3.2.7 醛或酮的種類35-36
  • 3.2.8 放大實驗36
  • 3.3 產(chǎn)物的表征36
  • 3.4 苯酚羥化反應機理的推測36-39
  • 3.5 過渡金屬配合物的催化活性研究39
  • 3.6 苯酚羥基化反應的工藝條件研究39-44
  • 3.6.1 催化劑用量的影響39-40
  • 3.6.2 苯酚濃度的影響40-41
  • 3.6.3 反應溫度的影響41-42
  • 3.6.4 反應時間的影響42-44
  • 結論44-45
  • 致謝45-46
  • 參考文獻46-49
  • 作者簡介49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研究成果49-50
  • 附圖50-60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學術論文文獻來了解更多相關內容

氟烷基化和氟烷氧基化的研究——17.2-氟烷基吡咯的合成新法    陳慶云;裘再明;

兩種含吡咯環(huán)氧化物的合成研究    楊家祥,吳勇,孔祥泰

吡咯兩類加聚物的密度泛函計算及結構與熱化學性質關系    高進偉;王學業(yè);李小兵;禹新良;

無溶劑固相一步合成四苯基卟啉    黃敏;段樂;王玉爐;

2-(2-吡咯偶氮)苯甲酸與銅顯色反應的研究    鄭恩銘,孫維林

2-?;量┑暮铣杉癡ilsmeier反應的研究    孟繁浩,張守芳,高文方,陣光文

O/W微乳液中聚吡咯超微粒子的制備    郭榮,宋根萍,錢俊紅,張曉紅

中間體專利技術    劉長令

傅立葉紅外光譜法對煤中吡咯型氮的熱解規(guī)律研究    譚厚章,廖曉偉,趙科,徐通模,惠世恩,車得福

杯[4]吡咯-陰離子體系相互作用的理論研究——杯[4]吡咯-鹵素陰離子體系的密度泛函研究    陳沛全,孫宏偉,陳蘭,沈榮欣,袁滿雪,賴城明

導電聚合物的電化學與表面等離子體共振研究    田利;周宥辰;邱瑾;孫世剛;

碳酸二甲酯對吡咯的一步羰基甲氧基化反應    范素兵;趙寧;李軍平;魏偉;孫予罕;

基于氨基吡咯電子給體的新型有機NLO發(fā)色團及其聚合物的合成與性質    馬小華;田海健;徐文遠;宋乃恒;

負載型雜多酸(鹽)的催化性能研究    楊依隆;辛秀蘭;曹麗蓮;胡代強;

吡咯作為碳親核劑在光誘導電子轉移引發(fā)的碳氫鍵活化反應中的應用    岳家軍;沈永淼;徐建華;

C_(60)吡咯烷類膠束分子的合成、組裝及其性質研究    郭志新;張璞;朱道本;

新型嘧啶并[4,5-b]吡咯并[1,2-d][1,4]噁嗪衍生物的合成    王士學;鄭連友;柏旭;

長波長氟硼吡咯熒光化合物    張大奎;肖義;王耀川;錢士雄;錢旭紅;

活性自由基聚合方法合成端羥基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苯乙烯共聚物    史偉;蔣錫群;

吡咯與HX(X=F,Cl,Br)分子間π型氫鍵的電子密度拓撲研究    孟令鵬;王海燕;曾艷麗;鄭世鈞;

吡咯及同系物開發(fā)前景好    金霖

輕巧上陣安全多變    本報駐華盛頓記者 張孟軍

今年1,4-丁二醇需求增幅樂觀    湯棠

導電聚合物新進展與包裝應用前景    韓平安

降血脂藥物專利被訴無效    李天佑

ICP復合包裝材料新進展    韓平安

名相近 效迥異    程書權

吃“綠”:不是時尚勝似時尚    蘭政文

中國醫(yī)科院藥物所整合多學科研究抗炎新藥    李和平

降低心臟事件發(fā)生取決于冠心病急癥診治策略    胥曉琦

吡咯吡嗪酮和吡咯噁嗪酮衍生物的合成及抗炎鎮(zhèn)痛作用研究    傅德才

V_2O_5干凝膠及水溶性聚吡咯/V_2O_5納米復合材料的研究    朱泉峣

吡咯并吡嗪酮類化合物的合成和抗炎鎮(zhèn)痛構效關系研究    王緋

介孔分子篩的功能化修飾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王莉萍

黃芪堿類似物的設計和合成研究    霍世勇

分子的自分類性在乙酰甲基碳鍵聯(lián)成烯新反應中的應用    殷國棟

以(S)-蘋果酸為手性源的吡咯烷生物堿不對稱合成研究    鄭嘯

新苊并雜環(huán)衍生物的合成、光譜及作為DNA靶向分子的研究    劉鳳玉

碳酸二甲酯參與的綠色催化反應研究    沈振陸

基于吡咯并吡咯二酮共軛橋鏈的敏化染料及其性能    瞿三寅

二吡咯甲烷類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催化應用    吳振豪

吡咯并吡咯二酮類單體分子的設計合成及其聚合物電致發(fā)光性能    徐炎斌

N-甲基取代吡咯類香料的合成及其卷煙加香應用研究    張曉蘊

吡咯中TMS的1,2-碳碳遷移    魏長云

雙卟啉—三吡咯烯金屬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劉鵬鵬

吡咯胺及雙(1,4-二?;被螂澹┗衔锏暮铣裳芯?nbsp;   楊海君

八氫吡咯并吡咯烷類化合物的合成研究    羅彤

水蒸氣存在下呋喃與氨反應制備吡咯    婁智慧

新型長波二吡咯、三吡咯功能染料分子的設計合成    于長江

電化學方法制備DNA芯片的研究    江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