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學術論文

連續(xù)秸稈覆蓋對土壤無機氮供應特征和作物產量的影響

來源:論文學術網
時間:2024-08-18 13:00:01
熱度:

連續(xù)秸稈覆蓋對土壤無機氮供應特征和作物產量的影響【摘要】:【目的】采用田間定位試驗研究方法,于2008—2010年研究了水旱輪作制下連續(xù)秸稈覆蓋對土壤無機氮供應特征和作物產量的影響

【摘要】:【目的】采用田間定位試驗研究方法,于2008—2010年研究了水旱輪作制下連續(xù)秸稈覆蓋對土壤無機氮供應特征和作物產量的影響。【結果】連續(xù)秸稈覆蓋還田可以顯著提高0—5 cm、5—15 cm和15—25 cm土層土壤NH4+-N、NO3--N含量,并且隨著秸稈覆蓋還田年限的延長和用量的提高,3個土層土壤的NH4+-N、NO3--N含量的增幅也隨之增加。第5季水稻收獲后,秸稈覆蓋處理NH4+-N、NO3--N含量的增幅分別達到了18.83%—36.70%和12.04%—37.70%。秸稈覆蓋還田使水稻生育前期土壤NH4+-N、NO3--N含量降低,有利于減少NO3--N的淋失。而后期氮素得到釋放滿足作物生殖生長的需要,則有利于作物產量的提高。秸稈覆蓋還田后,可以提高作物產量。其中旱季作物(小麥、油菜)的增產效應要高于水稻,并且作物的增產幅度隨著秸稈還田年限和用量的增加而提高。起主要作用的產量構成因素是小麥、水稻的有效穗數以及油菜單株角果數和每角粒數?!窘Y論】連續(xù)秸稈覆蓋還田促進了土壤無機氮的供應,從而提高了作物產量。 【作者單位】: 安徽省農業(yè)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華中農業(yè)大學資源與環(huán)境學院;安徽養(yǎng)分循環(huán)與資源環(huán)境省級實驗室;
【關鍵詞】連續(xù)秸稈覆蓋 土壤無機氮 供應特征 產量
【基金】: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重點項目(2010BAD01B05,2007BAD89B10)
【分類號】:S158
【正文快照】: 0引言【研究意義】土壤中的氮絕大部分是以有機態(tài)形式存在,但有機態(tài)氮必須通過礦化作用轉化為無機態(tài)氮(NH4+-N,NO3--N)才可以被植物所吸收利用[1]。在農田土壤中,氮素各種轉化作用受作物生長和人為因素(耕作方式、化肥和有機肥的施用、灌溉以及生物活性抑制劑的施用等)的顯著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學術論文文獻來了解更多相關內容

保護性耕作研究現狀、發(fā)展趨勢及對策    張海林,高旺盛,陳阜,朱文珊

秸稈還田與化肥配合施用對土壤肥力的影響    勞秀榮,孫偉紅,王真,郝艷如,張昌愛

秸稈生物有機肥的施用對土壤供氮能力的影響    張亞麗,張娟,沈其榮,王金川

不同種植制度下長期施鉀與秸稈還田對作物產量和土壤鉀素的影響    譚德水;金繼運;黃紹文;李書田;何萍;

秸稈覆蓋對旱地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響    趙聚寶,梅旭榮,薛軍紅,鐘兆站,張?zhí)煊?/span>

土壤氮素礦化研究進展    王艷杰,鄒國元,付樺,劉宏斌

保護性耕作對冬小麥生長及產量效益影響的研究    李春霞;王俊忠;李友軍;李勝利;楊艷萍;熊瑛;陳阜;

江淮丘陵易旱地區(qū)棉花抗旱節(jié)水高效栽培技術    鄭曙峰,唐勝,袁向方,許新華,王躍群,張軍

保持耕作技術對豫西旱坡地土壤養(yǎng)分的影響    王育紅,姚宇卿,呂軍杰

麥玉輪作體系中秸稈鉀對土壤鉀庫平衡的影響    董玉良,勞秀榮,孫偉紅,張昌愛

高水分利用率棉花株型特征及生理生態(tài)基礎研究    鄭曙峰,唐勝,徐道青,闞畫春

土壤水對降水和地表覆蓋的響應    張秋英,李發(fā)東,歐國強,宋獻方,張萬軍

晉中地區(qū)春玉米田集雨覆蓋試驗研究    樊向陽,齊學斌,郎旭東,王景雷,高勝國,趙輝

保持耕作對豫西旱地冬小麥產量及效益的影響    姚宇卿,呂軍杰,王育紅,黃江濤,李云德,王向陽

豫西黃土坡耕地保護性耕作保水效果研究    蘇子友,楊正禮,王德蓮,蔡典雄,姚宇卿,呂軍杰,張潔

旱地冬小麥不同栽培模式、施氮量和種植密度土壤水分利用狀況    高亞軍;楊君林;陳玲;朱剛;者星毅;劉煒;李生秀;

應用分子生物學技術解析不同處理狀況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結構的變化    趙勇

我國北方糧食主產區(qū)土壤養(yǎng)分分布特征研究    王紅娟

不同覆蓋物的農田生態(tài)效應與作物增產機理研究    卜玉山

氮素施用技術和不同保墑耕作施肥對土壤水肥因子及小麥產量的影響    徐福利

半腐解秸稈覆蓋下旱作水稻氮素營養(yǎng)調控研究    石英

農田水肥效應及其生理機制研究    高亞軍

土壤物理性質對玉米的生態(tài)生理效應及其調控    李潮海

不同覆蓋條件下稻麥輪作體系的產量效應與氮肥去向研究    艾應偉

華北地區(qū)結構型節(jié)水種植業(yè)模式及途徑研究——以北京市順義區(qū)為例    宮飛

中國中部農區(qū)村域人地關系系統(tǒng)定量研究——河南省鞏義市吳溝村、滹沱村、孝南村的實證分析    喬家君

太湖地區(qū)稻田保護性耕作綜合效應研究    張寶生

稻田休閑期保護性耕作的土壤肥力特征及其對水稻衰老進程和米質的影響    符冠富

黃土區(qū)不同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含量及其影響因素    汪文霞

東北地區(qū)春玉米保護性耕作模式效應研究    初振東

設施農田土壤生態(tài)環(huán)境修復技術及其效應研究    王艷群

免耕在農業(yè)機械化作業(yè)中的可行性及效益的研究    王延好

冬小麥水氮高效利用專家決策系統(tǒng)的研究    李永賓

河北壩上地區(qū)灘地作物水分高效利用技術研究    黃亞麗

玉米秸稈莖葉分離機理試驗研究    高夢祥

旱作麥田秸桿覆蓋的生態(tài)綜合效應研究    鞏杰

秸稈在土壤內分解初期氮素礦化與固持的模擬測定    胡希遠,Kuehne R.F.

太湖稻麥地區(qū)秸稈還田增產及培肥效果    王振忠,董百舒,吳敬民

土壤鉀素研究進展    劉會玲,陳亞恒,段毅力,許皞

長江流域氮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huán)及其對輸送無機氮的影響——1968~1997年的時間變化分析    晏維金,章申,王嘉慧

小麥不同種植密度粒重分布特性的研究    李春喜,石惠恩,姜麗娜

麥秸和殘茬覆蓋對夏玉米農田小氣候的影響    朱自璽,方文松,趙國強,鄧天宏,付祥軍

秸稈覆蓋對夏玉米生長過程及水分利用的影響    陳素英,張喜英,胡春勝,劉孟雨

秸稈還田配施氮肥對夏玉米灌漿過程和產量的影響    霍竹,王璞,邵明安

農業(yè)發(fā)展對黃河水質和氮污染的影響——以寧夏灌區(qū)為例    于濤,陳靜生

小麥不同分蘗位結實特性與粒重分布的研究    李春喜,姜麗娜,石惠恩,姬生棟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研究綜述    唐玉霞,賈樹龍,孟春香,張貴民,劉春田

直接擴散法測定土壤無機氮    韓瑯豐,慕康國,江榮風

不同碳源物質對土壤無機氮生物固定的影響    唐玉霞,孟春香,賈樹龍,劉巧玲,王惠敏

哀牢山中山濕性常綠闊葉林不同干擾強度下土壤無機氮的變化    李貴才,韓興國,黃建輝,王長耀

秸稈配施不同氮量對土壤供氮能力的影響    劉善江

縣域尺度稻麥輪作農田土壤無機氮的時空變化——以江蘇省儀征市為例    宋歌;孫波;

冬小麥—夏玉米輪作體系下不施氮對作物產量和土壤無機氮的影響    魏亞萍,王璞,陳才良

不同競爭強度間作體系氮素利用和土壤剖面無機氮分布差異    李秋祝;余常兵;胡漢升;孫建好;陳偉;李隆;

滇西北納帕海濕地區(qū)域土壤速效氮組分的分異及指示意義    胡金明;袁寒;李杰;董云霞;馬彬斌;

基于DSSAT模型的吉林省黑土作物-土壤氮循環(huán)和土壤有機碳平衡    楊靖民;竇森;楊靖一;Gerrit HOOGENBOOM;姜旭;張忠慶;姜洪威;賈麗慧;

不同年齡杉木人工林土壤無機氮比較研究    向升華;高人;馬紅亮;劉樂中;

花椰菜-莧菜輪作條件下土壤反硝化研究    鄒國元;李曉林;張宏彥;

基施氮肥對土壤剖面中無機氮動態(tài)的影響    劉學軍;巨曉棠;邊秀舉;張福鎖;

利用土壤植株測試技術實現小麥/玉米輪作中氮肥的優(yōu)化管理    陳新平;張福鎖;

無機有機肥配施對氮肥利用率和土壤氮素肥力的影響    劉克櫻;朱克純;

土壤—作物系統(tǒng)中氮素分配特點與氮素效率    江華;王興仁;張福鎖;

三峽庫區(qū)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N_2O排放研究    林杉

洱海流域農田土壤氮素礦化及調控研究    鄭潔

保護性耕作對麥田土壤微生物特性及理化性狀的影響    王蕓

不同C源對外源N土壤微生物固持的影響    張樂

溫度、水分和碳源添加對土壤氮素轉化的影響    周唯

不同溫濕度條件下土壤有機質和秸稈分解規(guī)律與模擬    孫承運

元素硫、雙氰胺及其組合對蔬菜地土壤NO_3~--N淋失的影響及機理研究    劉常珍

環(huán)境因素對菜地土壤氮素轉化及其生物學特性的影響    章燕平

追氮量及形態(tài)配比對烤煙生長和土壤無機氮素的影響    楊小虎

新型硝化抑制劑 DMP-D 的研究    欒書榮

植煙土壤綠肥翻壓后氮素礦化特點研究    馮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