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明確能源四方面“革命”的內容后,">

首頁 > 行業(yè)資訊

曾鳴:電力體制改革和“十三五”規(guī)劃是能源變革軟平臺

來源:新能源網
時間:2016-10-27 20:02:05
熱度:

曾鳴:電力體制改革和“十三五”規(guī)劃是能源變革軟平臺能源變革的原因
自2014年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明確能源四方面“革命”的內容后,

能源變革的原因

自2014年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明確能源四方面“革命”的內容后,能源革命被認為是中國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必由之路,受到了廣泛關注。相比能源革命,能源變革被提及的要少一些。能源變革應該是能源革命的一部分,是能源革命的一個階段。它比能源革命相對溫和,且更加貼近當下。就解決目前實際問題而言,能源變革同樣值得關注。

當前,我國在能源領域面臨著多方挑戰(zhàn)。特別是進入本世紀后,能源消費增長迅速,能源消費總量從2000年不足14億噸標準煤,增長到2015年的43億噸標準煤,雖然近年來增長率有所下降,但過去15年的年平均增長率依然達到8.3%。按照這種趨勢,未來我國能源消費量將超過社會的承載能力。同時,我國能源結構仍然以煤炭為主,不符合當前國際能源的多元化、低碳化發(fā)展趨勢,而目前清潔能源的消納又存在諸多限制。這給我們的環(huán)境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大氣污染、霧霾等困局難以破解,給我國節(jié)能減排目標造成了不小的挑戰(zhàn)。因此,能源領域從生產到消費的重大變革勢在必行。

能源變革的關鍵點

能源變革應該著眼全局,統籌兼顧,摒棄“點式改革”的傳統思路,尋求能源領域從能源體制、能源技術到能源生產供應,再到能源消費的多方面、多維度、多環(huán)節(jié)的“鏈式改革”,從而保障能源變革的整體性、全面性和系統性。當然,從變革的作用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效率角度來看,對于能源變革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都不能要求面面俱到、全面覆蓋,而是應該有輕有重、有先有后、有緩有急,都要突出變革的關鍵點。

能源體制變革的關鍵點。能源體制變革的關鍵在于協調好市場和政府“兩只手”的作用,既要構建有序競爭的市場體系,又要轉變政府監(jiān)管方式,突出政府監(jiān)管的高度、廣度、深度、效度。對于這一關鍵點,目前最直接的就是進一步做好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相關工作。

能源技術變革的關鍵點。未來隨著可再生能源發(fā)電并網比例的持續(xù)增加,電力系統的雙側隨機性特征會更加明顯,而供需兩側的隨機性和波動性給傳統電力系統帶來了很大挑戰(zhàn)。這就要求我們在能源技術變革中重點關注新能源電力系統技術(包括多能源互補與源網協同技術、柔性輸送電技術、主動配電網技術等),并利用創(chuàng)新需求響應技術充分挖掘需求側資源,實現促進可再生能源發(fā)電消納、平抑系統雙側隨機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目標。同時,隨著“以電力系統為核心,集中式以及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為主要能量單元,依托實時高速的雙向信息數據交互技術,涵蓋煤炭、石油、天然氣以及公路和鐵路運輸等多類型、多形態(tài)網絡系統的新型能源供用體系”逐步形成,能源互聯網相關技術將成為能源技術變革中的核心,也是能源變革的重要支撐。

能源生產和供應體系變革的關鍵點。一方面,要借助信息交互技術、大數據技術、自動控制技術等來實現能源生產、供應環(huán)節(jié)的信息對接和生產智能化,加強設備狀態(tài)檢測和機組出力預測,進而促進清潔能源經濟有效消納;另一方面,要開展綜合資源規(guī)劃,對不同類型、不同區(qū)域、不同特點的多種能源進行協同規(guī)劃和優(yōu)化配置,建立多元能源供應體系。

能源消費變革的關鍵點。未來能源消費的意義不僅僅體現在獲取物理能量本身,還表現在所展現出的服務價值。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和技術水平不斷提高,電力用戶的用能需求呈現出多樣化、個性化特點。因此,能源消費變革必須關注“四個用能”,即高效化的用能效率、個性化的用能方式、智能化的用能技術、多元化的用能選擇。

能源變革目前面臨的問題

能源變革問題已經討論了很長時間,主要圍繞著如何促進清潔能源高效消納、怎樣實現多種能源互補和源網荷儲協調等問題,然而至今未有定論。當前電力體制改革的走向、“十三五”能源規(guī)劃的走向都處在關鍵時刻,這些問題如果再不明確,中國未來能源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節(jié)能減排等方面的目標都將難以實現。

如前所述,能源變革相對于能源革命更加貼近當下。它既要實現中長期的大目標,更要考慮近期我國特殊國情下亟待解決的實際問題。就當前而言,能源變革所面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即清潔能源高效消納問題、燃煤發(fā)電的定位問題以及終端能源消費模式問題。

清潔能源消納問題。近年來,在政策和市場環(huán)境的共同推動下,我國可再生能源發(fā)電發(fā)展迅速,政府和行業(yè)企業(yè)采取多項措施來促進消納,但西南基地棄水和“三北”基地棄風、棄光問題仍然比較嚴重。主要表現在:一是“西南”基地和“三北”基地就地消納能力有限;二是可再生能源外送困難;三是可再生能源發(fā)電所需要的調峰電源不配套;四是可再生能源電力補貼資金缺口以及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壓力較大。然而,目前可再生能源的規(guī)劃,尤其是風電和太陽能發(fā)電的規(guī)劃更多是以自然資源論來確定,對于消納市場在哪兒、怎么上網、如何消納等問題考慮不足。如果在能源變革、電力體制改革以及“十三五”能源規(guī)劃中,不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那么我國能源革命的目標就很難實現。

燃煤發(fā)電定位問題。一方面,隨著經濟發(fā)展進入新常態(tài),電力需求放緩,我國發(fā)電機組利用小時將呈下降態(tài)勢;同時,國家為防治大氣污染而嚴格控制煤炭消費(東部已實行煤炭減量替代政策),環(huán)境治理力度加大。另一方面,據統計,已核準和發(fā)路條火電項目的發(fā)電能力已超過“十三五”新增電力需求。上述兩種不匹配的情況,使得煤電定位模糊化。煤電實現近零排放之后是繼續(xù)上大容量擔任基荷,還是要上具有調峰能力的合適容量的燃煤發(fā)電機組來支撐大規(guī)模風電和光伏發(fā)電多發(fā)滿發(fā),未來的電源結構中煤電應該處于什么位置,這些問題不解決,中國能源變革、能源結構轉型的方向恐怕難以明確,甚至存在走偏的風險。

能源消費模式問題。我國傳統電力發(fā)展基本遵循“擴張保供”的思路,單純增加發(fā)電裝機和輸配電容量來滿足日益增長的用電需求。在這種模式下,能源消費方式單一,需求側資源的作用沒有體現。近年來,隨著市場化改革的推進以及需求響應技術、能源互聯網技術等新興技術的不斷革新,需求側可以挖掘的潛在資源也越來越多。然而,當前存在的問題是:尚未形成多元化的終端能源消費模式,缺少市場手段來充分挖掘需求側資源;缺乏需求響應技術平臺,無法實現用戶自由選擇能源種類和能源供應商。上述問題也是實現前文所提的“用能效率高效化、用能方式個性化、用能技術智能化、用能選擇多元化”是能源變革目標的最大障礙之一。

能源變革的著力點

能源變革要想快速、有序、良性的實現變革目標,并解決好上述三個亟待解決的實際問題,需要依托“一軟一硬”兩個平臺,作為著力點。軟平臺是指當前正在進行的電力體制改革和“十三五”規(guī)劃,主要在市場機制設計、政策引導等方面給能源變革提供重要支撐。硬平臺則是指能源互聯網技術,主要提供多方面的技術支撐。

電力體制改革和“十三五”規(guī)劃是能源變革的軟平臺

電力體制改革和“十三五”規(guī)劃是能源變革的軟平臺,是推進能源變革的重要著力點之一。所謂軟平臺就是要為能源變革創(chuàng)造外部環(huán)境,包括市場環(huán)境、政策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等。具體來說,就是要針對實際問題,在進行相關機制設計和政策制定時聚焦矛盾、突出重點。

在電力體制改革方面,要加快市場化改革進程,建立健全電力輔助服務市場以及容量市場,讓燃煤發(fā)電從輔助服務市場上“掙大錢”,而在電能市場上只能“掙小錢”,并凸顯需求響應資源的潛在價值,從而實現電力市場中多種能源、資源間的功能互補和價值匹配,為能源變革提供所需的市場環(huán)境。

在“十三五”能源規(guī)劃方面,要強化能源統一規(guī)劃,通過合理安排清潔能源發(fā)電與傳統燃煤發(fā)電的組合優(yōu)化,基于最大限度利用清潔能源的基本目標來配備燃煤發(fā)電機組的調峰容量,利用傳統化石能源發(fā)電的可調控性、靈活性來彌補清潔能源的間歇性、波動性,從而促進清潔能源電力的高效消納。

能源互聯網是能源變革的硬平臺

能源互聯網是能源變革的重要支撐技術,將促進能源行業(yè)新技術、新商業(yè)模式的發(fā)展,從而實現能源的清潔、高效、安全、便捷、可持續(xù)利用。對此,我們對能源互聯網做了如下定義:能源互聯網是以電力系統為核心和紐帶,構建的多類型能源互聯網絡,利用互聯網思維和技術改造能源行業(yè),能夠實現橫向多源互補,縱向源—網—荷—儲協調的,能源與信息高度融合的新型能源利用體系。它具有兩大基本特征,即橫向多源互補、縱向源網荷儲協調。其中,“橫向多源互補”是指電力系統、煤炭、石油系統、供熱系統、天然氣供應系統等多種能源資源系統之間的互補協調,突出強調各類能源之間的“可替代性”;“縱向源網荷儲協調”是指要實現能源資源的開發(fā)利用和資源運輸網絡、能量傳輸網絡之間的相互協調,使電力需求側管理進一步擴大化成為全能源領域的“綜合用能管理”。

基于上述定義和特征,能源互聯網作為硬平臺能夠給與能源變革的支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四個方面:一是能源互聯網可以支持能源生產和供應模式的多元化,助力各類型分布式可再生電源、儲能設備、電動汽車以及其他可控負荷之間的協調優(yōu)化控制;二是能源互聯網可同時實現能源系統中局部系統的微平衡和局部系統直接的關聯平衡,從而促進廣域內電力資源的協調互補和優(yōu)化配置,使得能源市場的互聯范圍和交易范圍實現突破;三是能源互聯網支持能源消費終端中各種能源形式的優(yōu)化配置和互聯互通,從而催生出多種能源消費模式和商業(yè)模式,實現能源消費市場的重要變革,即從單一的“能量消費”轉變?yōu)?ldquo;能量消費”和“服務消費”緊密結合的復合消費;四是能源互聯網可以為各參與主體進入能源市場提供平等公開的接入通道和信息交互平臺。(本文刊載于《中國電力企業(yè)管理》2016年10期,作者系華北電力大學能源互聯網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