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關于印發(fā)《2024—2025年節(jié)能降碳行動方案》的通知
煤價大跌 供暖費下調多少為宜?
煤價大跌 供暖費下調多少為宜?寒冬來臨,北方城市供暖又成了熱門話題。2015年入冬以來,東北多個城市下調了居民住宅供熱價格,本來這是一件好事,然而熱價下調之后,部分供熱企業(yè)供熱質量
寒冬來臨,北方城市供暖又成了熱門話題。2015年入冬以來,東北多個城市下調了居民住宅供熱價格,本來這是一件好事,然而熱價下調之后,部分供熱企業(yè)供熱質量下降,居民投訴反而增多。
一些居民反映,煤價連年走低、甚至“腰斬”,而供暖價格調整一直是羞羞答答,好不容易調整,只有兩三元的降幅。另一方面,供熱企業(yè)也一肚子“苦水”:煤價跌了,環(huán)保、除塵、脫硫成本持續(xù)走高,撤并小鍋爐以及管網(wǎng)改造等成本壓力依然較大。
生產者和消費者各執(zhí)一詞,誰也不能說服對方,這種情況怎么辦?分析人士認為,既然是公共服務,又是普通消費品,而且涉及群眾的切身利益,價格無論是調高還是調低,都會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
分析人士指出,雙方?jīng)]有價格認同,與價格形成不夠公開與透明有關。比如環(huán)保費用提高了,或者說人力成本提高了,就需要計算其權重,說明究竟提高了多少?與煤價下降的幅度是否相當?以及這些成本應該由誰來負擔,靠企業(yè)、靠政府,還是靠消費者?作為公益性企業(yè),此類企業(yè)享受了多少稅收減免和政府補貼?這些優(yōu)惠是否不足以降低成本?還是企業(yè)管理存在一些漏洞?
對此,有關方面或者供暖企業(yè)應當作出回應,給消費者算一算賬,以減少人們的疑慮;不能夠一方面宣稱成本增加了,而另一方面對于成本構成卻遮遮掩掩,或者對于節(jié)能降耗帶來的成本下降“三緘其口”。
信息不對稱,往往是無法建立互信的重要原因。凡事就怕“認真”二字,只要有政府監(jiān)管部門、第三方機構的審計監(jiān)督,公開披露供熱企業(yè)的成本、利潤情況,如此消費者與供暖企業(yè)達成共識并不困難。
-
2016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公布 2.5萬起2024-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