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行業(yè)資訊

張國寶親歷的西藏電力工業(yè)

來源:新能源網
時間:2015-09-08 12:02:07
熱度:

張國寶親歷的西藏電力工業(yè)被稱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高山險阻,自然環(huán)境惡劣,加上長期封建農奴制度的統(tǒng)治,當?shù)厍蛏隙鄶?shù)地區(qū)已享受到物質文明的時候,西藏還處于蠻荒的黑暗之中。1951年西藏

被稱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高山險阻,自然環(huán)境惡劣,加上長期封建農奴制度的統(tǒng)治,當?shù)厍蛏隙鄶?shù)地區(qū)已享受到物質文明的時候,西藏還處于蠻荒的黑暗之中。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全區(qū)沒有電力,照明只能靠松明子和酥油燈。

這是一個艱難的時代,這是一個幸運的時代,因為我們正在創(chuàng)造歷史。30多年來,中國經濟社會發(fā)展波瀾壯闊、日新月異。每一個重大政策的出臺,每一個重大經濟事件的發(fā)生,都對我們所處的時代和未來產生重大影響。本刊特推出“親歷”欄目,邀請一些重大決策的參與者、重大事件的見證者,通過他們的講述,讓我們重返當年中國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重要時刻和第一現(xiàn)場,深刻感受這個大變革時代的每一次呼吸。

被稱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高山險阻,自然環(huán)境惡劣,加上長期封建農奴制度的統(tǒng)治,當?shù)厍蛏隙鄶?shù)地區(qū)已享受到物質文明的時候,西藏還處于蠻荒的黑暗之中。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全區(qū)沒有電力,照明只能靠松明子和酥油燈。

追溯起來,西藏的電力工業(yè)始于1928年。當時,留學英國歸來的藏族青年強俄巴˙仁增多吉向西藏噶廈政府提出在拉薩北郊奪底溝建設一座水電廠,所用的水電設備由英國基爾斯機器廠制造,容量只有92千瓦,奪底水電廠運行18年后,由于設備老化,于1946年停止運行,西藏又回到沒有電的黑暗中。

班禪曾為西藏水電建設建言獻策

1955年3月9日,國務院第六次全體會議決定,由中央撥款并派遣工程技術人員進藏修復拉薩奪底水電站,并新建一座日喀則小型火力發(fā)電廠,援藏技術人員從原水利電力部和重慶電力局抽調。1956年7月,日喀則80千瓦燃油火電廠建成;同年10月,恢復重建的奪底水電站建成,揭開了西藏電力工業(yè)的新篇章。

1965年西藏自治區(qū)成立時,全區(qū)裝機容量達到8240千瓦,但西藏地廣人稀,除拉薩、日喀則等少數(shù)地方外,多數(shù)地方和農牧民還是與電無緣。

20世紀80年代,西藏電力有了較快發(fā)展,利用藏北草原的羊八井地熱,建成了2.4萬千瓦國內最大的地熱發(fā)電廠,這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成為西藏的主力電源。

那時我已在國家計委工作,當時醞釀建設羊卓雍湖水電站。羊卓雍湖是一個美麗的高原淡水湖泊,海拔4400米左右,水域面積620平方公里,前后長20多公里,蓄水量154億立方米。羊卓雍湖水頭落差離不遠處的雅魯藏布江有816米高,可以修建國內水頭最高的抽水蓄能電站。

對于修建羊卓雍湖水電站,當時已從“文革”浩劫中恢復工作的班禪額爾德尼大師和阿沛˙阿旺晉美提出不同意見。我曾聽原水電部副部長、國家計委副主任姚振炎同志講,水電部、國家計委曾專門派人去向班禪大師說明情況。原本以為班禪大師是從羊卓雍湖是宗教神湖的角度反對修建,沒想到他說他主要擔心的是修建電站可能會引發(fā)高原生態(tài)變化,因為羊卓雍湖是個湖面面積較大的高原淡水湖,對調節(jié)西藏氣候影響很大,如修建水電站,大量水下瀉發(fā)電可能會使湖面下降、縮小,進而影響高原生態(tài)。

班禪大師的意見很有道理,于是方案被作了修改,改為抽水蓄能電站。在用電高峰時往下放水,低谷時再把水抽回湖中,這樣可不造成湖水減少;另外明確羊卓雍湖水位海拔高度低于4437米時停止發(fā)電。這一修改意見得到了班禪大師的理解,羊卓雍湖抽水蓄能電廠才得以修建。后來幾年羊卓雍湖來水狀況很好,可能是因為氣候變暖,雪線上升,湖面不僅沒有下降而且還有所上升。

但從單純發(fā)電的水電廠改為抽水蓄能電廠,實際情況并不理想,因為羊卓雍湖抽水蓄能電廠裝機4×2.25萬千瓦,當時所在的拉薩電網總裝機只有十幾萬千瓦,用于抽水的電力根本不夠,所以建好后一直按單一泄水發(fā)電站使用,這才有了后來要建直孔水電站的動議。

我分管電力工作后經歷西藏電力建設高潮

由于西藏地域廣闊、裝機少,到20世紀90年代我直接分管電力工業(yè)時,拉薩、山南、日喀則、林芝、昌都5個地區(qū)都是獨立的供電區(qū),位于阿里地區(qū)的獅泉河除少量柴油機發(fā)電外幾乎還沒有電力供應。

中央第三、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后,為保障西藏經濟社會發(fā)展,批準建設滿拉和沃卡一級水電站。由于都是在海拔4000米以上,工程條件艱苦,由武警水電支隊施工。這兩個水電站裝機容量都不大,但造價極高,在建設過程中一再超出概算。2000年,這兩個水電站相繼建成,但代價太高,再加上西藏的電站全要靠中央財政全額撥款建設,后來我在審批西藏電站項目時,對概算摳得很緊,要求一個一個地建設,否則財力實在無法承受。

在稍后審批位于昌都地區(qū)的金河電站時,首次同意由西藏電力公司作為項目法人進行建設管理。金河電站的一個山洞在“文革”期間就打好了,后來工程停止,之后在昌都地區(qū)發(fā)現(xiàn)了玉龍銅礦,如果要開采就要有電力。我去西藏時,自治區(qū)領導多次找我要求批準建設金河電站。時任自治區(qū)財政廳廳長的楊曉渡是從上海大學畢業(yè)后主動要求去西藏工作的,他曾在昌都工作,充滿激情。他表示如果批準金河電站,愿回到昌都去抓這個項目,他的這種工作熱情感動了我。

金河電站裝機6萬千瓦,在西藏算是個不小的項目,由國家全額撥款5.21億元建設。2001年9月我批準了金河電站可行性研究報告,2004年8月4臺1.5萬千瓦機組全部并網發(fā)電。這個電站工期沒有拖,概算控制尚可,是“十五”期間開工并建成的一個主要電站。

我分管西藏電力工作后開展的另一項重要工作是將拉薩、山南(澤當)、日喀則3個獨立區(qū)域電網連接成藏中電網。

這3個地區(qū)是西藏政治、經濟中心,人口相對集中,拉薩和日喀則分別是達賴、班禪的駐錫地,稱為前藏后藏的中心,山南被認為是藏民族的發(fā)祥地。這3個地區(qū)比較集中,較易聯(lián)網,現(xiàn)在已連接成藏中電網。2005年,藏中電網裝機23.728萬千瓦,西藏電力主要集中于該地區(qū)。后來我們又把藏中電網與林芝地區(qū)聯(lián)起來,形成了一個電網,使用了一部分農網改造資金。但昌都和阿里離西藏的中心拉薩太遠,目前仍是獨立運行的電網?,F(xiàn)在西藏分為藏中、昌都、阿里3個區(qū)域電網。

在藏中電網中,羊卓雍湖水電站是供電主力。上文提到,羊卓雍湖水電站是以抽水蓄能電廠名義建的,但建成后實際沒有足夠的電源可供抽水,仍是一個只發(fā)電的水電廠,好在這些年水位很好,沒有下降。“十五”期間又建了一臺2.25萬千瓦機組,因此羊卓雍湖抽水蓄能電廠裝機容量總計為11.25萬千瓦(5×2.25萬千瓦機組),幾乎占藏中電網的一半。西藏自治區(qū)政府當時強烈要求批準建設直孔10萬千瓦水電站,這樣尚有可能必要時抽水蓄能,工程總投資13.37億元,主要靠財政撥款。

鑒于滿拉、沃卡的教訓,我采取謹慎態(tài)度,遲遲未批。直到2002年11月,考慮到青藏鐵路建成后西藏電力增長的需求才批準了可行性研究報告,并嘗試改變由中央財政全額撥款的做法,由中央撥款80%,出資10.7億元,西藏電力公司貸款2.67億元,占20%,這在西藏是第一次用銀行貸款進行電力建設。

2006年7月1日青藏鐵路通車后,西藏經濟和社會發(fā)展加速,電力增長在14%以上,西藏開始嚴重缺電,幸虧直孔水電站4臺機組相繼投入發(fā)電。2007年7月5日我再次進藏參加青藏鐵路驗收工作,7月7日傳來消息,直孔水電站已滿負荷發(fā)電,由此看來當初批準建設還算及時,否則缺電情況將不堪設想。

而阿里獅泉河水電站的審批曾讓我尷尬。阿里地區(qū)離拉薩較遠,位于西藏通往新疆的路上,人口不多,戰(zhàn)略地位重要。早在20世紀90年代末期,曾在阿里工作過的近百名同志聯(lián)名寫信要求國家批準建設獅泉河水電站。但獅泉河水電廠裝機60萬千瓦,需投資4.26億元,是內地建同類電廠的8倍,我一直未批準。

為解決阿里用電需要,我特批了阿里建太陽能光伏電站,并將拉薩拆下的柴油機組調往阿里。但由于阿里海拔高、空氣稀薄,柴油發(fā)電耗油量大,發(fā)電成本非常昂貴,全靠財政補貼。阿里地區(qū)再次要求批準建設獅泉河水電站,提出雖然水電站容量不大、造價高,但是清潔的可再生能源不消耗燃料。2003年11月,我批準了這個電站。該水電站2004年7月開工,2006年9月1日開始發(fā)電,年底全部建成,用高額投資解決了困擾阿里地區(qū)的供電問題。

2001年6月29日,舉世矚目的青藏鐵路開工建設。我作為青藏鐵路建設領導小組成員,負責協(xié)調青藏鐵路建設和運營的供電問題。2001年6月3日,我從格爾木驅車沿青藏全線跑了一趟,當時青海電網的電只到格爾木,西藏方面的電只到那曲,從格爾木到那曲近1000公里路段沒有電。研究決定請青海電力公司從格爾木向昆侖山方向直到沱沱河長江源頭架線。由于電壓不高、線損大,且西藏電力本來就不多,2002年9月批準西藏方面從那曲向安多建設110千伏線路539公里,變電站4座,配套35千伏線路40公里,撥款3.72億元。青藏鐵路供電工程從2003年4月開工到2005年底全部完成,有力地支援了青藏鐵路建設。

青藏聯(lián)網工程解決西藏缺電難題

西藏地區(qū)農牧民居住分散,到2001年底有無電鄉(xiāng)460個,無電村5254個,無電人口180萬。

從2002年起,為解決無電鄉(xiāng)農牧民用電,開展了“送電到鄉(xiāng)工程”,主要采用太陽能光伏發(fā)電,也叫“光明工程”。到2005年實際向西藏投入了13.68億元,建設光伏電站322座,解決了318個無電鄉(xiāng)用電問題,還建設了24座小水電站,在建73座,解決了100個無電鄉(xiāng)用電問題。光明工程也為我國光伏電池發(fā)展提供了市場。

2007年7月,我陪同馬凱同志翻越5040米高的米拉山,沿途看到農村電網改造后新立起的電線桿和整齊的絕緣瓷瓶,我問一戶藏民電價,他說每度電0.42元。到了拉薩墨竹工卡縣一所小學,有一座原國家計委基礎產業(yè)司援建的6千瓦光伏電站,解決了學校照明、放錄像、看電視的用電需求。晚上,我們漫步在布達拉宮廣場,在八廓街散步,雄偉的布達拉宮彩燈映照,難以相信這是在高原的西藏??吹搅种コ侵袕V場上居民們跳起鍋莊舞,比在北京街頭扭秧歌的人群還要熱鬧。

但是西藏的發(fā)電成本每度電要幾元錢,而農牧民用電每度只要0.4元多,每年要靠國家財政來給補貼。所以當時西藏自治區(qū)計委分管電力的副主任李本珍曾向我提出,用國家補助的資金在安徽、河南建電廠,收益作為對西藏電價的補貼。但這個設想也不可行,沒有執(zhí)行。西藏每年要靠國家財政補貼電價這件事一直在我心中考慮,這也是我后來建議下決心建設青藏聯(lián)網工程的原因之一。

青藏鐵路通車后,西藏經濟社會發(fā)展加速,用電量增長很快,缺電情況日益嚴重。另外,西藏電力結構以水電為主,豐水期和枯水期發(fā)電量差距較大,而冬季枯水期又是用電旺季,缺電尤為嚴重,我曾親眼見到人們在冬季用牛糞取暖。西藏用電在14%的增長速度下,除昌都地區(qū)外,還是缺電,且西藏電網屬于獨立的電網,其他地方難以支援。

對于西藏電網容量小,且電力結構以水電為主,季節(jié)性缺電問題突出的情況,解決的辦法是建設一批燃油機組,在冬季缺電時發(fā)電。但正如前述,一是西藏海拔高空氣稀薄,火力發(fā)電輸出功率受到影響,效率降低;二是在西藏燃油發(fā)電成本每度近5元,需要更多的財政補貼,長此以往代價很高。另一個辦法就是下決心將青海電網與西藏聯(lián)起來,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將來西藏水電多了可以在豐水期向青海西北電網送電。

經與國家電網商量,他們從支援西藏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大局出發(fā),愿意拿錢建設青藏聯(lián)網工程。這看起來是件好事,資金也落實了,但有一位“老專家”直接給國務院領導寫信,反對青藏聯(lián)網,主張在西藏建設一批燃油機組。領導照例批示我們論證。我看了反映的問題,都是我們反復考慮過的。但既然有不同認識,還是要再論證。

最終經過5年多的爭論與論證,青藏聯(lián)網工程終于在2010年7月29日同時在格里木和拉薩開工,并于2011年12月9日建成,從此包括新疆、西藏在內,全國各大區(qū)的電網實現(xiàn)了互聯(lián)。

10多年來我有幸分管電力工作,規(guī)劃批準了西藏大大小小的電力工程,足跡踏遍西藏主要電廠,看到點亮的高原之光,我無比感慨和自豪。2007年7月5日到8日,已年逾花甲的我再次隨曾培炎、馬凱同志進藏驗收青藏鐵路,看到西藏的變化,感慨之余寫下一首小詩:

老夫再發(fā)少年狂,年逾花甲重進藏。

有幸策劃筑天路,又謀點亮高原光。

滿拉沃卡羊卓雍,直孔雪卡獅泉站。

農網通達無電鄉(xiāng),太陽能照牧民房。

南珈巴瓦雪峰寒,魯朗原始林海廣。

青山踏遍留丹心,人生奉獻是輝煌。

寫罷擱筆,想起蘇軾《沁園春˙孤館燈青》:“世路無窮,勞生有限,似此區(qū)區(qū)長鮮歡。微吟罷,憑征鞍無語,往事千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