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行業(yè)資訊

“華龍一號”與最遠國度阿根廷的八年之戀

來源:新能源網
時間:2018-07-10 10:03:47
熱度:

“華龍一號”與最遠國度阿根廷的八年之戀采訪中核集團中國中原對外工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丁健的計劃,在一周后方得以實施。目前,中核集團與阿根廷相關政府部門和企業(yè)合作建設阿根廷第五座核電站

采訪中核集團中國中原對外工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丁健的計劃,在一周后方得以實施。目前,中核集團與阿根廷相關政府部門和企業(yè)合作建設阿根廷第五座核電站(中國“華龍一號”壓水堆)的商談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這一周里,丁健又和阿根廷人開了大大小小的會,力求推動項目在今年年底前完成所有相關合同文件的簽署。

阿根廷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自然延伸,是空間上距離中國最遠的國度。中核集團與阿根廷就合作開發(fā)核電項目的商談已歷時8年。自2014年7月起,丁健帶領團隊僅阿根廷就去了14趟,單程要30多個小時,“不是在去機場的路上,就是在飛機上”,歷經數(shù)輪談判,簽署多份合作協(xié)議和文件,個中辛勞可見一斑。

2017年5月,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阿根廷總統(tǒng)馬克里共同見證下,中核集團董事長王壽君與阿根廷核電公司總裁塞莫羅尼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簽署了核電項目總合同。“華龍一號”“走出去”的腳步終于正式踏上了南美洲的土地?;厥滓徊讲阶邅硭朔纳虅諚l件苛刻、合同結構變化、融資困難、政府換 屆、政策變化等重重困難,丁健的眉頭時蹙時舒,言語之外似更有說不盡的感觸。

培育“慢熱型”核電市場,需“百年好合”的長跑

中國是阿根廷第二大貿易伙伴,與其他“走出去”項目相比,海外核電項目從來不是單純的商業(yè)活動。核電項目的國際市場開發(fā)周期較長,業(yè)主國政治、經濟、能源政策等諸多影響因素交織,牽一發(fā)而動全身;與其他地區(qū)項目相比,阿根廷地處南美洲,與中國距離更遠,文化背景與國情差異較大,在政治、法律體系以及工作方式等方面都有其鮮明的特點。

“這是一個‘慢熱型’的市場。”承擔起開拓阿根廷市場的重任,丁健更加直觀而深刻地感受到海外核電項目所面臨的開發(fā)成本高、不確定因素多、風險成本高等諸多挑戰(zhàn),而他更傾向于用一場“百年好合”的長跑來比喻核電項目的海外開發(fā)——從談判、簽約到項目落地,再經過建設投產、歷經60年壽期以及延壽中的運行與維護的技術服務,“推進過程必然漫長而艱難,但是一旦培養(yǎng)起來,便是一輩子的事業(yè)”。

融資是阿根廷核電項目的一個關鍵因素,到目前為止雙方已就融資和保險的主要條件初步達成一致。丁健告訴記者,在核電“走出去”、走向阿根廷的實踐過程中,圍繞商務、技術、融資工作而組建的專業(yè)團隊經歷了項目開發(fā)的全過程,策劃了多種合同模式和融資方案,并向中國財政部、商務部、銀行、信保等積極匯報和協(xié)調,一直都在為爭取更合適的合同模式和更優(yōu)惠的融資條件而努力,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有了一支年輕而成熟的隊伍”。

阿根廷核電項目既是中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走出去”的重點目標,也是中國和阿根廷兩國戰(zhàn)略合作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8年來,這支深耕阿根廷市場的團隊依托中核集團全產業(yè)鏈的支持,前后方密切配合,有效協(xié)調內外部資源,積極尋求國家政府部門和國家政策支持,抓住各種機遇和高層對話契機以創(chuàng)造項目突破的有利時機,多途徑共同努力不斷推進項目加速進展。

待核電項目落地,這便是中國與阿根廷兩國間最大的合作項目,也將推動中國與阿根廷的貿易重心由第一產業(yè)轉向第二產業(yè),進一步促進兩國政治和經貿關系健康穩(wěn)定發(fā)展。“使這條‘一帶一路’海上絲綢之路的延伸線煥發(fā)更加奪目的光彩。”這是中核集團作為中國核電技術領軍者的使命,重任在肩,丁健的團隊正砥礪前行。

中國人的工作作風,就是靠譜認真

“開拓海外市場,首先要贏得目標國的信任和認可。”“華龍一號”“出海”,便是新時代“中國制造”的國家名片,丁健說,中國核工業(yè)人用了8年的時間,讓阿根廷看到了中國人執(zhí)著、勤勞而又嚴細、精專的工作特質與才能,“隨著接觸的不斷深入,中國人靠譜、認真的工作風格在合作者那里有口皆碑。”

這其中,為了不負國家囑托,為了讓核電項目在國際舞臺上唱響“中核品牌”,丁健和團隊成員一次次迎難而上,走得并不輕松。“海外核電項目永遠要準備好迎接風險與不確定。”丁健記得,2015年底,阿根廷政府 換 屆,新政府要求改變合同模式,重新編制和商談核電合同,對上屆政府與中核集團簽署的合同與協(xié)議提出了更加嚴苛的要求,項目一度陷入暫停的艱難局勢。“我們必須主動思維,決不能功虧一簣。”項目組加班加點通過各種渠道調研新政府的真實訴求,了解項目走向,分析項目進展時機,向上級提供了準確的信息和依據(jù)。集團領導及時調整中方開發(fā)策略,制定了將重水堆和壓水堆項目納入“一個合同、分步實施”的合作模式,終于獲得了新政府的認可,讓項目迎來柳暗花明的新局面。“在看似無法推進的時候再堅持探索,或許便有了路。”

在“找路”的過程中,丁健和團隊堅持在一線身體力行。2017年初,正是阿根廷夏季最悶熱的時候,考察核電設備物流條件的任務來了,需要對項目建設所涉及到的陸、海運條件進行實地測量和評估。時間緊任務重,采購工作組飛赴阿根廷,顧不上倒時差,放下行李便走上了大街小巷。炎炎烈日下,他們在2天時間內完成了3個碼頭3條主要道路的實地考察,“行程近100公里,每一處橋梁、標志牌、高壓線、低壓線、收費站及轉彎等影響大件設備通行的設施我們都測量過。”留下足跡、灑下汗水,收獲的是最寶貴的第一手數(shù)據(jù),以及對現(xiàn)場情況的成竹在胸和阿根廷同行的欽佩與認可。

“2017年底,阿根廷的合作伙伴們也開始加班了。”丁健說起來似乎云淡風輕,細細問來方知這轉變來得多不容易。2016年底,丁健和團隊赴阿根廷開展了為期兩個多月的商談。中國與阿根廷有11個小時的時差,這就意味著兩國的工作時間完全晝夜顛倒。為了實現(xiàn)更有效的談判,丁健和同事們“白天跟阿方談,晚上回到酒店進行內部討論、與國內進行溝通,再整理好要點,第二天帶上談判桌。”他們還形成的“每日一小時”的總結會制度,利用阿根廷人剛下班后的一小時即刻總結,對有待確認的事項進行梳理、形成預案,第二天一上班就提交給對方。“或許就是這兩個月的朝夕相處感染和帶動了阿根廷人吧。”如今,項目進入關鍵的沖刺階段,曾經在多年接觸中始終堅持一到下班時間就中斷談判的阿根廷人也開始對中方提出的緊急問題加班回應。“經過多年的磨合,更高效的良性互動正在形成。”

2018(第十四屆)中國分布式能源國際論壇詳情請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