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行業(yè)資訊

我國不怕氣不夠 就怕應急能力不行

來源:新能源網
時間:2017-12-06 14:43:46
熱度:

我國不怕氣不夠 就怕應急能力不行最近天然氣壓倒柴油,當仁不讓地站上了風口浪尖。每天鋪天蓋地的媒體報道都是在說三件事:紛紛限氣、民用隱憂,LNG出廠價飛漲。今天實在忍不住想來掰扯掰扯

  最近天然氣壓倒柴油,當仁不讓地站上了風口浪尖。每天鋪天蓋地的媒體報道都是在說三件事:紛紛限氣、民用隱憂,LNG出廠價飛漲。今天實在忍不住想來掰扯掰扯:

  各大北方城市紛紛掛出限氣“免戰(zhàn)牌”,目的很簡單——在需求上壓非保民,減供或停供的順序原則為:天然氣化工用戶—工業(yè)燃料用戶—汽車用戶—公共服務用戶—城市供暖—居民生活用氣(醫(yī)院、學校等)。

  以河北為例,掛出Ⅱ級橙色預警,表示天然氣供應嚴重緊張狀態(tài)預警,全省供需缺口達10~20%,并對經濟社會正常運行產生較大影響。在橙警狀態(tài)下,會對工業(yè)、商業(yè)用戶限(停)氣,并采取其他綜合緊急措施。萬一未來升級到紅警(即非常嚴重的緊張),將會明顯的顯示出區(qū)域的保供優(yōu)先級:省會石家莊—廊坊—保定—衡水—其他設區(qū)市—縣城—重點鎮(zhèn),當然這是大家都非常不愿意看到的極端情形。

  在限非保民的“需求側管理”措施下,以目前的缺口來看,大面積民用燃氣因資源問題而出現(xiàn)明顯斷供的可能性已經降低到最小。媒體所捕捉到的民用燃氣不足情況可能大部分是管道設施不完善的 “城中村、城鄉(xiāng)結合部以及棚戶區(qū)”等地方,所謂“煤改氣結束了,但氣沒了”說的正是這個群體的無奈。他們需要有應急的能源備選和補貼方案,天然氣并不是唯一的清潔能源選擇,即發(fā)改委所說的“宜氣則氣,宜電則電”。

  最后看看這LNG出廠價飛漲。過去的一個月里,圍繞著這部分邊際市場化資源,價格飛漲的鍋該誰來背,也頗有一些爭議。本周發(fā)改委的一紙告誡,直指 “轄區(qū)內各液化天然氣生產流通企業(yè)和相關社會組織”,要求其加強價格自律,規(guī)范價格行為,否則價格主管部門將依據《價格法》、《反壟斷法》相關規(guī)定嚴肅查處,才讓液廠出廠價沒有突破五位數的天價。

  一年一度的天然氣迎峰度冬,本來沒什么稀奇和驚慌,更何況國家主管部門在2017年初就底氣十足地吹響了“推進天然氣利用”的號角,這信心不可能是沒有依據的。

  事實上,整體來看,中國并不怕天然氣不夠,預計全年實際總缺口也就不到50億立方。盡管國內產量增速遠不及需求增速,但進口門戶逐步開放也得LNG進口量激增,成為有效補充。國家發(fā)改委數據顯示,今年前10月,國內天然氣產量1212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1.2%;天然氣進口量722億立方米,勁增27.5%;天然氣消費量1865億立方米,增長18.7%。

  但要命的是,一到冬季取暖需求激增,11月日消費量可能比平時跳增20-30%,缺口全部集中在年末,供應能力立即捉襟見肘,整個供應鏈體系化解風險的應急能力遭遇挑戰(zhàn)。

  做個不大恰當的類比,這就好像女人即使有一屋子的衣服,出門約會卻發(fā)現(xiàn)自己沒有一件能穿的。 

  一句話,傳導不到位,再多的資源可能也救不了“慌”。

  化解風險辦法有兩種,一是“儲”,二是“流”。

  “儲”是指,對于天然氣這種季節(jié)需求過山車的能源來說,供應鏈體系需要從上到下配備充沛的儲備能力。例如美國,其天然氣市場規(guī)模三倍于中國,全國配置超過400座地面及地下儲氣庫,合計儲備能力達到1800億立方米。中國在數量上和布局上沒有足夠的儲氣網絡,冬季處于保供和環(huán)保兩難的氣“慌”就很難避免。

  “流”是指充分的資源流動,需要四通八達并深入末梢的省市管網,也需要更多靈活游走于峰谷套利之間的進口終端。沒有錯綜復雜的基礎設施網絡,LNG液廠這樣的邊際過渡玩家更可能伺機扮演投機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