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能源汽車

上汽集團股票市值萎靡不振,還能否重新奪回新能源話語權(quán)?

來源:新能源汽車網(wǎng)
時間:2021-08-21 13:03:24
熱度:

上汽集團股票市值萎靡不振,還能否重新奪回新能源話語權(quán)?導語:新能源賽道在快速鋪開,格局突變,不進則退,留給上汽乘用車的時間已經(jīng)不多了,留給上汽集團轉(zhuǎn)型的時間也越來越緊張。作者:Ke

導語:

新能源賽道在快速鋪開,格局突變,不進則退,留給上汽乘用車的時間已經(jīng)不多了,留給上汽集團轉(zhuǎn)型的時間也越來越緊張。

作者:Kenvin

出品:電動勢(wxid-dianxiaoer01)

近日網(wǎng)上傳出比亞迪有意收購上汽乘用車的信息,消息一出,網(wǎng)上一片嘩然,吃驚的原因可能是大眾潛意識的以為比亞迪雖然今年因為在新能源賽道上高歌勇進,但僅局限于新能源汽車上,但要說收購國內(nèi)產(chǎn)銷一哥上汽集團的乘用車業(yè)務(wù),是不是有點以小吃大,不自量力呢?

針對網(wǎng)上的傳言,上汽集團董秘急忙出來辟謠:“不信謠、不傳謠 "。從這一個教科書般的回應(yīng)我們或許看不出收購傳言的虛實,但這個所謂“謠言”之所以能大肆傳開,其實還是因為比亞迪現(xiàn)在發(fā)展比上汽乘用車更好,尤其是在新能源焦點上前者對后者形成的碾壓之勢,這是大家愿意相信,且傳播的基礎(chǔ)。

其實,上汽乘用車和比亞迪在新能源上本就是一對“冤家”,前些年在銷量榜上是你方唱罷我登場。然而,近幾年兩家差距卻越拉越大,憑借對刀片電池、DMi等核心技術(shù)的積極營銷,讓比亞迪依然坐穩(wěn)新能源領(lǐng)導者之位,而上汽乘用車雖也有很強的技術(shù)積淀,但在市場上基本打哪兒錯哪兒,營銷更是毫無存在感。

憑借技術(shù)積淀、會講故事,比亞迪市值逼近萬億,而上汽集團市值卻在2000億徘徊,這樣的差距令上汽董事長陳虹十分難堪。上汽集團要想重新奪回新能源話語權(quán),獲得資本市場的認可,上汽乘用車的新能源業(yè)務(wù)就必須取得突破,壓力來到上汽乘用車總經(jīng)理楊曉東這邊。其實,比亞迪收購上汽乘用車傳言四起,最難堪莫過于楊曉東,曾經(jīng)的對手今天反過來收購它,面子往哪兒擱?

上汽新能源之殤

事情的前后,還是股價差距造成的心理芥蒂。截止2021年8月13日A股收盤,上汽集團收盤價為19.27元,總市值2251億,而比亞迪收盤價300.02元,是上汽集團股價的約15倍,總市值達到8584億元,差不多是4個上汽集團的市值。

股票市值的高低或許不與汽車廠商的銷量成正比,但卻是市場投資者或客戶對汽車廠商未來發(fā)展樂觀指數(shù)的反映。那么是什么支撐比亞迪的市值達到上汽集團的近四倍?又是什么原因造成上汽集團股票市值的萎靡不振呢?

從上汽集團公布的2021年7月產(chǎn)銷數(shù)據(jù)來看,上汽集團7月整車銷量達35.25萬輛,同比大幅下滑22.95%。其中上汽乘用車7月銷量僅為5萬輛,同比未跌1.96%,1-7月銷量達到接近35萬輛,同比增幅達19.45%。

上汽乘用車包括三大品牌:榮威、MG、R汽車,其中榮威及MG品牌主要銷量還是燃油車,而R汽車是上汽集團推出的高端純電汽車品牌,其實就是由原來與阿里巴巴聯(lián)合開發(fā)的MARVEL X演變而成的獨立品牌,其中MARVEL R可以看做是原來MARVEL X的升級換標版本,加上新推出的ER6純電轎車,依然無法在新能源銷量榜前排占得一席之位。從懂車帝銷量排行榜查詢發(fā)現(xiàn),R汽車ER6在7月份銷量僅為536輛,MARVEL R為474輛。這樣的銷量顯然未達到上汽集團高層對于R汽車品牌在新能源汽車銷售的寄望。

唯一的欣慰是7月份上汽集團的一款名為科萊威CLEVER的A0級純電小車,銷量同比瘋長852.7%,達到5202輛,這個銷量成績雖然無法與月銷三萬的宏光MINI EV相比,但也算緊跟同為A00級的奔奔EV(8701輛)和奇瑞eQ(5565輛),并且一舉超過了火熱的零跑T03(4283輛)。

鑒于科萊威CLEVER補貼后價格僅為4.50-4.90萬元,上汽集團顯然不會寄望于這款A(yù)00級小車能為上汽集團帶來太多的利潤和品牌收益,更多的是希望有一款A(yù)00級純電小車與宏光MINI EV這樣的網(wǎng)紅車成為競品,增加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品牌曝光率,同時更可以通過這樣高性價比的小車銷量為上汽集團掙夠碳積分。

相較之下,上汽集團并沒有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上來得專注,更沒有比亞迪那樣有漢、唐、宋、秦、漢等在ev,dm及dmi這樣拿得出手產(chǎn)品矩陣,并在7月份新能源銷量排行榜前15名中,共取5席,比亞迪新能源汽車7月份銷量再創(chuàng)歷史新高,達50057輛,同比增長262.7%,并且再度超過特斯拉及五菱宏光mini,奪得了國內(nèi)新能源乘用車的銷量冠軍。其中比亞迪DM車型在7月份的銷量為25061輛,EV車型銷量為24996輛,均實現(xiàn)了較大幅度的增長。

若論混動技術(shù),上汽乘用車并不比比亞迪差,若論電池,上汽背靠寧德時代這一動力電池巨頭撐腰,所以在技術(shù)層面,上汽乘用車完全不虛比亞迪。如今卻被吊打,上汽乘用車該反思問題到底出在哪里,是戰(zhàn)略不清晰?還是產(chǎn)品競爭力不明顯?亦或營銷水平低?這個答案,楊曉東最清楚。

智己的故事仍然不夠動聽

上汽集團高層一度依靠榮威Ei5和ERX5等油改電的產(chǎn)品進入純電網(wǎng)約車及私家車市場,但這種有著明顯地域政策保護的市場始終會出現(xiàn)飽和及瓶頸的,所以慢慢榮威和名爵品牌純電之路也就默默無聞,或許在上海的街頭路上會見多輛跑著網(wǎng)約車或有的士涂裝的ei5,其他城市就很難打開市場了。

都說船大難轉(zhuǎn)彎,尾大難掉頭,每一個大的傳統(tǒng)汽車廠家領(lǐng)導層都有意加速進入新能源汽車市場,包括上汽集團、廣汽集團、北汽集團。稍微起色的是廣汽集團獨立出來的AION 品牌,憑借主攻網(wǎng)約車的AION S 以及宜家宜網(wǎng)約車的AION Y兩款走量車型,帶領(lǐng)AION品牌連續(xù)多月銷量過萬;北汽集團在推出可換可充的EU純電系列,主推網(wǎng)約車市場,但銷量終究不溫不火。高端品牌極狐旗下阿爾法S搭載華為自動駕駛軟硬件的華為HI版,在華為首秀自動駕駛一炮而紅之后,便失去了媒體的追逐,加上預(yù)售價格偏高,年底交付銷量不容樂觀。

上汽集團領(lǐng)導也意識到新能源獨立品牌的重要性,于是在R汽車以及油改電的榮威及名爵之外,聯(lián)合張江高科和阿里巴巴集團打造成立高端純電品牌智己汽車,并于今年上海車展前發(fā)布了兩款汽車轎車L7及SUV LS7。智己汽車首款產(chǎn)品智己L7,集各種黑科技于一身,新車采用上汽與寧德時代共同研發(fā)的“摻硅補鋰電芯”技術(shù)電池,其單體能量密度達300Wh/kg,最大續(xù)航里程可達1000km,并可實現(xiàn)20萬公里零衰減,售價高達40.88萬元。

近日網(wǎng)上有傳智己汽車L7的自動駕駛視頻,在上海城區(qū)實測,40分鐘0接管,實力不容小覷,甚至有人稱可以叫板華為。L7在視覺感知解決方案選擇搭載英偉達Xavier,其算力可達30至60 TOPS,標配15個高清視覺攝像頭、5個毫米波雷達,以及12個超聲波雷達,在硬件上確實是不惜成本,領(lǐng)先市面上絕大多數(shù)量產(chǎn)的智能汽車。

或許正是有這樣的底氣,6月30日的上汽集團股東大會上,陳虹在回應(yīng)投資者提問稱,與華為這樣的第三方公司合作自動駕駛,上汽是不能接受的。陳虹說,“這好比一家公司為我們提供整體的解決方案,如此一來,它成了靈魂,上汽成了軀體。對于這樣的結(jié)果,上汽是不能接受的,要把靈魂掌握在自己手中?!?/p>

這一“靈魂”論調(diào),一度讓吃瓜群眾調(diào)侃上汽集團不思進取,淪為外資廠商的買辦企業(yè),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shù)研發(fā)。但細想上汽集團作為國內(nèi)汽車行業(yè)龍頭企業(yè),的確沒有理由將自己的命運交給別家企業(yè)掌握。

智己的橫空出世再次表明,不管是從可調(diào)動的資源,還是技術(shù)儲備,上汽都在一線,說智己是含著金鑰匙出生并不為過。不過,縱然智己家境殷實,但也并未在資本市場激起多大浪花,至少未直接體現(xiàn)到上汽股價上,可見智己的故事仍然不夠動聽。從上汽乘用車,到智己,上汽依然沒有摸清新能源的法門,不知是國企頑疾太重,還是楊曉東們不夠努力。

電動勢有話說

上汽集團面對整體銷量下滑,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落后,股價不斷下挫,市值連年下跌,財報利潤一年不如一年的壓力之下,貴為國企的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不至于像小米雷軍面對投資者質(zhì)問股價下跌的背脊冒汗,但是要想保持上汽集團在國內(nèi)汽車行內(nèi)龍頭地位,就需要上汽集團的高層高瞻遠矚,新能源賽道上,資源投入更大,戰(zhàn)略眼光更超前,技術(shù)研發(fā)陣容更強大。

窮則思變,落后就要挨打,上汽集團只有做大做強自己,才會讓“比亞迪收購上汽集團乘用車”這樣的傳聞,成為不攻自破的謠言,也只有掌握未來智能汽車核心技術(shù),做好市場,才有足夠底氣對華為說“不”,做有靈魂的自己。新能源賽道在快速鋪開,格局突變,不進則退,留給上汽乘用車的時間已經(jīng)不多了,留給上汽集團轉(zhuǎn)型的時間也越來越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