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能源汽車

HIL第3講,HIL零基礎教程,“整車模型”到底是個什么

來源:新能源汽車網(wǎng)
時間:2019-04-13 12:02:48
熱度:

HIL第3講,HIL零基礎教程,“整車模型”到底是個什么本節(jié),我們講講,讓無數(shù)HIL從業(yè)人員不明就里、讓很多HIL廠商念念不忘并引以為豪的“整車模型”,到底是個什么。先重復一句,師

本節(jié),我們講講,讓無數(shù)HIL從業(yè)人員不明就里、讓很多HIL廠商念念不忘并引以為豪的“整車模型”,到底是個什么。

先重復一句,師子一號對“硬件在環(huán)”的理解,指的就是,在硬件實體控制器層面上所做的測試,把輸入和輸出都引了出來,使其可以被控制或被觀測,通過一定的辦法,控制控制器的輸入,檢查相應的控制器的期望輸出,就叫硬件在環(huán)。這個“環(huán)”,可是人,也可以是軟件,或者是腳本甚至是別的一個或多個控制器。。在本系列文章中,師子一號將通過多個章節(jié)對其進行深入講解,但不做表面上的名詞解釋,因為那在作者看來,那跟講茴字到底有幾種寫法差不多。

回顧之前章節(jié),我們把HIL的架構貼出來看一下:

HIL第3講,HIL零基礎教程,“整車模型”到底是個什么

圖1:不帶實時機的HIL系統(tǒng)

在帶有整車模型的情況下,HIL就是這么個東東,左邊的一大塊,就是給右邊的VCU制造輸入、輸出信號的。如果我們不苛求“實時性”,那左邊就是一臺普通PC機,里面裝上了matlab,VC編譯器、板卡驅動等等;如果我們要求實時性,那左邊就是一個裝了實時系統(tǒng)的電腦,這個實時系統(tǒng)只負責運行,我們需要再另外找一個普通PC,通過網(wǎng)線去控制這個實時系統(tǒng)里面的變量,然后就成了下面的這種架構:

HIL第3講,HIL零基礎教程,“整車模型”到底是個什么

“實時性”不是本節(jié)要討論的概念,沒有實時機,我們照樣可以講清楚“整車模型”的作用,所以,我們以圖1為例來說明。

回想一下我們在第二講的時候,說發(fā)動機控制器的輸入信號比較特殊,說需要周期為6.28秒,一周期變化20次。

這個是人難以實現(xiàn)的,哪個操作員的手速能這么快,控制這么精確呢?所以必須做個軟件。我們需要做個軟件,讓它運行在電腦上,這個軟件的運行周期是6.28s,每0.314s更新一次,更新的值就是sin(x)的值,這就可以了嘛。這個軟件呢,可以用C,也可以是C++,也可以是別的,反正只要能運行在目標操作系統(tǒng)(我們是按照圖1來說明的,所以,此處所說的目標操作系統(tǒng),就是個普通的PC)上就行。

但是,用VC做這樣的軟件,還是太麻煩了??萍嫉倪M步,就是讓人類有條件更懶惰更省勁,效率更高,我們可以用simulink圖形化編程,然后在編譯成C代碼,效果是一樣的,也是可以運行在目標系統(tǒng)上的。Simulink在這方面很擅長,也有成熟的技術體系,直接拿來用就好了。至此,大名鼎鼎的“整車模型”就誕生了。

說它是“整車”,因為它模擬了發(fā)動機控制器之外的其他外界環(huán)境,發(fā)動機控制器特別希望這個模型去模擬出整車的情況,然后才來檢測自己是否ok,這和現(xiàn)實工作中有些工程師的心態(tài)是類似的,明明是兩個人配合,他卻說“你先把你的做好,拿給我看,然后我再做我的”。

說它是“模型”,就是因為它是用simulink做的。

就這樣,我們用simulink,做成了一個最簡單的“周期信號生成”的整車模型。這個整車模型可以讓我們有條件去測試發(fā)動機控制器的“周期信號檢測”功能,如果沒有這樣的整車模型,那就寸步難行了,我們只能把發(fā)動機控制器的“周期信號檢測”功能給屏蔽了,才能測試。

除了“周期信號生成”生成之外,還有其他的,比如“氧傳感器”的快速變化的信號、報文的 rolling和checksum、兩個加速踏板電壓的二倍關系等等,都是通過這種方式來實現(xiàn)的。如果我們不能通過類似的“整車模型”去控制器相應的信號,我們就只能在被測對象控制器(圖1示的VCU)的軟件功能中屏蔽掉相應的故障檢測,測試才能進行下去。

這些只是最基本的“整車模型”,他們實現(xiàn)的是一些必須的功能,沒有這些功能,測試壓根沒法進行下去。這些“必須的整車模型”,師子一號稱其為“第一類整車模型”。

除了這些必須的功能,我們還有一些錦上添花的功能,這才是廣大供應商眼中的真正賣點所在。師子一號稱這些整車模型為“第二類整車模型”。

我們做個比喻,醫(yī)學進步很快,人造心臟也成功了,為了測試這個人造心臟運行是否正常,醫(yī)學家做了復雜的電子裝置和機構,用于和心臟的血管、神經、動脈、靜脈、瓣膜、膈肌、體溫、酸堿度、鹽度、呼吸頻率等多種接口進行對接(假設不存在排異反應,電子裝置或真人的相應器官,和人造心臟只要一靠近,就能自動成功對接安裝),然后,做出極其復雜的軟件模型,去控制或者檢測這些電子裝置和機構的狀態(tài),并且盡可能讓這些電子裝置和機構的工作過程和真人的胳膊、大腦、腿、心肝胰脾肺等等一樣,從而讓這個混合的整體,工作得像一個真人,惟妙惟肖、動作協(xié)調……在這個過程中,還可以設置一些觀測參數(shù),看看心臟的運行狀態(tài)如何…

在此,師子一號不得不說,這是一個非常非常龐大的工程,甚至于永無止境、永遠也做不好,這也是廣大HIL集成商在廣大整車企業(yè)眼中高不可攀、神秘莫測的秘訣所在。但是,哪怕HIL集成商,也不可能根據(jù)客戶的要求,給做得很好。他們只能拿出一個基礎版的給客戶,告訴客戶,我們這個整車模型只包括什么什么什么的,一般就是包括一維縱向模型,也就是所謂的速度積分模型、自動擋檔位切換模型什么的。什么電池電機的,各個客戶情況都不一樣,供應商也不可能給你定做開發(fā)。這是HIL領域內最大的一個坑,這個坑借由中國新能源的風,吹出來的,吹得鋪天蓋地,好像不配上,出門就不好意思跟同行打招呼似的。

這樣做有什么好處呢?這樣做,可以在臺架上,就能通過接近于純軟件的方式,仿真整車的實際運行狀態(tài),測試開始,我們就能在電腦屏幕上看到,檔位自動掛上了,加速踏板自動踩下,車速上去了,SOC下降了,發(fā)動機轉速提高了,效果真的很形象,也很動感,嗯,真的很好看。

在傳統(tǒng)車領域,整個汽車還是機械工程師的天下,電子控制器還不多,關鍵控制器也只有發(fā)動機控制器、變速箱控制器、ESP等幾個,而且軟件更改量不大(軟件更改量不大就意味著整車模型更改量也不大,可沿用度很高),軟件的工作主要是標定,修改修改參數(shù),所以,制作復雜、逼真的整車模型(第二類整車模型),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有一定用途的。

在新能源領域,電子電控產品占據(jù)了相當部分的主流,越來越復雜,絕不是某兩三個控制器就能搞定的,也不是單單標定、修改參數(shù)就能完成的。僅僅是功能測試就要占據(jù)很大的工作內容,我們要用全新的思維去面對情況的變化。

第二類整車模型的特點在于,具有閉環(huán)反饋功能。比如,假如圖1中的被測對象vcu,輸出了一個信號,ToqReq,給電機,而整車模型要模擬電機的功能,就要在檢測到vcu發(fā)的“ToqReq”信號之后,將通過CAN卡發(fā)送給vcu的的“車速”信號不斷提升,實現(xiàn)積分的功能。

這樣,當我們通過HIL測試的面板(面板和整車模型可以是不同的東西)踏板,控制板卡的模擬量輸出腳的電壓給vcu,vcu檢測到電壓,發(fā)ToqReq給整車模型,整車模型對車速積分,把車速提上去。最終,整體上看,踏板踩一下,車速就上去了,很動感,很形象,效果也很直觀。

大量的這種具有閉環(huán)交互功能的軟件代碼,就成了“第二類整車模型”,他們讓這個HIL測試變得很逼真,也很形象。雖然,難度非常非常大,雖然新能源車發(fā)展迅速,改動很大且很難沿用。

下面,師子一號要發(fā)話了,并且予以佐證。

首先,第一類整車模型是非常有必要的,沒有他們,測試無法真正進行,除非屏蔽掉被測對象某些功能,它才會不報錯。

第二,“第二類整車模型”,是從傳統(tǒng)車遺傳過來的一些做法,它不適用于新能源車。只有我們和傳統(tǒng)車一樣,是在為了HIL臺架上做標定的情況下,“第二類整車模型”才有必要做得很復雜很逼真。

第三,師子一號認為,HIL不適合做標定,HIL更適合做功能測試,與其花大量精力去做第二類整車模型,去仿真電機等零部件的運行特征,還不如直接去車上標定,效果更好,更有意義。并且,如果我們在HIL上做標定,那功能測試去哪里做?實際上,只有功能測試差不多了,才能進行標定。

第四,師子一號推薦只做第一類整車模型,然后開放出其他信號的控制接口,做功能HIL測試。

關于第四點,原因在于,針對功能測試,第二類整車模型,雖然更形象更動感,但是不適用,除了好看一些,價值不大。第二類整車模型,通過閉環(huán)反饋給被測對象的,往往就是一些常規(guī)的值(取決于整車模型的輸出值類型),這大大降低了控制器功能測試的覆蓋率,使得測試工程師很難自由設計各種信號組合、工況,深入測試被測對象(圖1示VCU)的功能。

HIL上的“第二類整車模型”,開發(fā)周期非常長,效果非常一般。最后往往非但不能為項目出力,檢查控制器的功能,反而要借助項目中的控制器,去查HIL設備以及整車模型是不是有問題!??!

“第二類整車模型”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轉化成“第一類整車模型”的,判斷的關鍵點在于,是不是“必須的”。

假如,我們的被測對象,比如vcu,具備了車速積分偵測功能,它在發(fā)出ToqReq信號的同時,也實時監(jiān)測車速有沒有上來,如果車速沒有上來,vcu就認為車可能出了問題,然后就報故障。這種情況下,車速閉環(huán)的“第二類整車模型”就變成了“第一類整車模型”了,變成了必須的。

師子一號認為,在HIL設備上,做好了必要的“第一類整車模型”之后,把其他信號全部通過面板接出來,予以控制或者檢測,是效果最好的HIL功能測試方案。這種測試,vcu每個輸入信號的,都是可以控制的,可以仿真出許多種組合,覆蓋率可以做得很高。

師子一號以自己的切身體驗,認為,這種做法,效果非常之好。但這種方式,對測試工程師個人能力、對研發(fā)流程,都有一定的要求,要求功能定義明確、有清晰的輸出物,并且,很多情況下,測試工程師往往就是功能設計工程師本身。并且,要求提高了,并不是壞事,大家覺得呢?

按照師子一號建議的測試方法,會有很多變量接口出現(xiàn)在控制面板上,這對測試操作人員的細心程度要求很高,人工操作容易出錯(但是效果也是可以的),不過,部分HIL廠商也提供了專門的自動化測試執(zhí)行方案,比如NI公司的TestStand、Dspace公司的automation desk等等,而且,師子一號對此也有專門的研究,提供了一種非常易用、方便復用的基于Excel文件的自動化測試用例設計方法,簡單得讓人很無語,后續(xù)章節(jié)會詳細介紹。

大家要是覺得師子一號說得還不夠通俗易懂,可以在底下或者在后臺留言,后續(xù)會針對性改進。

下一章節(jié),我們將簡單介紹一下“故障注入”的概念。

.adva-cont{margin: 20px 0;background: #f2f2f2;width: 604px;height: 200px;padding: 20px;position: relative;}.adva-cont .img-cont{float: left;position: relative;width: 160px;height: 160px;padding: 20px;background: #FFF;}.adva-cont .img-cont img{position: absolute; top: 50%; left: 50%; max-width: 90%; max-height: 90%; transform: translate(-50%,-50%); -webkit-transform: translate(-50%,-50%);}.adva-cont h3 a{font-family: SimHe, '黑體';text-decoration: none;font-size: 20px;color: #000;display: -webkit-box;-webkit-box-orient: vertical;-webkit-line-clamp: 2;overflow: hidden;}.adva-cont .adva-text{position: absolute;top: 50%;transform: translateY(-50%);padding: 20px 20px 20px 230px;}.adva-text p{margin-top: 30px;}.adva-text p a{height: 79px;text-decoration: none;font-size: 14px;color: #666;display: -webkit-box;-webkit-box-orient: vertical;-webkit-line-clamp: 4;overflow: hidden;}#keywordsHidden{display:none;}HIL硬件在環(huán)測試新能源汽車電控測試
    無相關信息